河北省唐山市开滦二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1道小题,约10430字。
开滦二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8)页。
2、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答题卡和机读卡一并收回。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24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喝(hè)彩 角隅(yǔ) 梓(zǐ)泽 央浼(měi)
B.娇嗔(chēn) 庇(bì)佑 胜饯 (jiàn) 榆枋(fāng)
C.讥诮(qiào) 懿范 (yí) 出岫 (xiù) 撮合(cuō)
D.叨 (dāo)扰 辗轧(yà) 颤栗(zhàn) 闾阎(lǘ)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① 既窈窕以寻壑。 ②窈窕艳城郭。
B.① 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② 他果然没有来。
C.①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②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D.①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②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 下列句子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A.① 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②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B.① 问征夫以前路。 ② 云无心以出岫。
C.① 今臣亡国贱俘。 ②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D.① 而彼且奚适也? ②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 下列各句中加点“之”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之二虫又何知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③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④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尊
A. 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 ①②不同,③④也不
5.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
①眄庭柯以怡颜②乐琴书以消忧③雄州雾列④目吴会于云间⑤则刘病日笃⑥腾蛟起凤
⑦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⑧穷岛屿之萦回⑨屈贾谊于长沙⑩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12宾主尽东南之美○13襟三江而带五湖
A.①⑥⑨ /②○13 /③⑤○11 / ④⑦ /⑧⑩ /○12
B. ①⑥⑨ /②○13 /③⑤⑦ /④⑧ /⑩○11 /○12
C. ①⑥⑦ /②○13 / ③⑤⑨ /④⑦ /⑧⑩ / ○12
D. ①⑥⑦ /②○13 / ③⑤⑨ / ④○11 /⑧⑩ /○12
6.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的纪年法主要有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嘉庆”“康熙”都属于年号纪年法。
B.朔日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望日,殷周时指农历每月的十五日或十六日,后世指农历每月十五日;晦日,指农历每月三十。
C.孟秋是农历的七月,通常为立秋、处暑二节气所在的时段;仲秋为农历八月,通常为白露、秋分二节气所在的阶段;季秋为农历九月,通常为寒露、霜降二节气所在阶段。
D.古代宫廷中宴会时所用的俗乐,俗称“燕乐”。 “燕乐”大多来自民间。而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祖先及朝贺、宴享等大典时所用乐舞,称为“雅乐”。
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清朝名臣谢济世,一生四次被诬告,三次入狱,两次被罢免官职,一次充军,其经历之坎坷,令人不忍卒读。
B.韩国同意美国在其领土布置“萨德”反导系统,无疑火中取栗,这样做定会使自己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C.卢老师是位儒雅谦和的师长,前后共招了七名博士生。我忝列门墙,且为大弟子,接受教诲的的机会更多一些。
D.先秦哲学起源于对人生、对社会的忧患,先秦诸子周游列国,大多席不暇暖,以谋求天下由“无道”转变为“有道”的格局。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毫无疑问已经是近十年的“剧王”,我们追剧的原因是其内容贴近现实、人物形象丰满和老戏骨们表演给力造成的。
B.面对频频发生的食堂抢饭不排队事件,许多老师认为,是否对学生进行良好的习惯培养和排队技能训练是避免事件发生的关键。
C.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人为的蓄意破坏以及恶劣的天气变化,都会引起严重的灾难性后果。
D.5G时代将是物联网的时代,而智能家居必然是重中之重。毕竟,通信技术发展的目的就是让人们能更加智能、便利地生活。
二.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1题
游戏和艺术的异点究竟在什么地方呢?儿童游戏时常怕旁人看见,所以躲在成人的背后。他们只图自己高兴,并没有意思要拿游戏来博得同情和赞赏。尽兴极欢,便已达到游戏的目的,不必有美丑的分别。儿童在游戏时,愈没有人看见,精神愈专注,幻想愈浓密,兴致也愈畅快淋漓。他抓住一个玩具,可以单独一个人接连玩上几点钟之久,不觉困倦。他没有把我和物分清楚,自己高兴时以为旁人和鸟兽草木器皿等也都和自己一样高兴,所以没有把自己的情感传达给旁人以求同情的意思。儿童自然也有时欢喜成群作戏,但是每个人仍只顾到自己。他既然可以和猫狗玩,和玩具玩,自然也就可以和同年的小伴侣玩,但是他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