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教学诊断初一年级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有23道题,约5800个字。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教学诊断
初一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争执(zhí)倘若(tǎng)啄食(zuó)混为一谈(hǔn)
B拗断(ǎo)倜傥(tǎng)着落(zhuó)咄咄逼人(duō)
C蝉蜕(tuō)嘹亮(liáo)收敛(liǎn)人头攒动(cuán)
D徘徊(huí)姊妹(zǐ)侍弄(cì)随声附和(hè)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抖擞伫蓄镶嵌吝啬绿草如茵
B棱境诀别粗旷憔悴翻来履去
C烂漫荫蔽渊搏和蔼波光粼粼
D感慨奥秘云霄煎熬花团锦簇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散文犹如中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留下了许多的经典名作,一代代炎黄子孙,每一篇佳作都是历史的折射,记录着历史的。我们从中不仅能文学的精髓,还能了解时代的变迁。
A人口相传培育苦痛获得
B脍炙人口滋养沧桑汲取
C家喻户晓养育变迁获取
D可圈可点滋润磨难吸收
4.在下列语段中对加点词语词性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3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A“菜畦”和“桑椹”都是名词。
B“光滑”和“高大”都是动词。
C“窜”和“伏”都是动词。
D“云霄”和“趣味”都是名词。
5.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由于高新技术的运用,电视机的价格比三年前降低了两倍。
B初中阶段的学习刚刚开始,我们应对自己能否取得优异成绩充满信心。
C我们的语文老师学识渊博,语言幽默,平易近人,深受同学们的爱戴。
D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6.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汉代把它与《大学》《春秋》《孟子》合称为“四书”。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的美誉。
C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我们学过的《春》是他写的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
D《秋天的怀念》一文是我国当代作家史铁生写的一篇怀念已故母亲的散文。他的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散文《我与地坛》等。
7. 下列表述与《朝花夕拾》原著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A在《父亲的病》中,鲁迅回忆几位“名医”为父亲治病时的种种表现,揭露了这些人故弄玄虚、草菅人命的实质。
B《琐记》中描写了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的形象。文中写到,衍太太看见“我们”吃冰,一定会笑着让“我们”多吃点:还让“我”拿母亲的首饰去变卖。
C《五猖会》中父亲让“我”去拿书来读,所读的是“我”的开蒙读物《三字经》,当时的鲁迅只有七岁,父亲却严厉地对鲁迅说:“给我背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D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重点描写了他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
资源评论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