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学案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11/5 10:16:1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420个字。

  洪湖市第十一中学九年级语文学科备课文案
  教材 人教版年级(上) 主备教师 王明国 复备人
  课题 沁园春雪 选择及调整情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欣赏诗词的一般方法,通过想象和联想进入词的意境,体会诗情,感受词的情感美,音乐美;领会上下片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想象作个性化的描述,切身感受诗人的人格魅力,通过朗读品味语言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诗人的形象,体会诗人宽阔的胸怀,宏大的气魄,充分获得审美的愉悦,进而陶冶学生的性情,习得一种乐观、坚定、自信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毛泽东,了解本词的写作背景;
  2.体会词作语言的准确性、形象性,深刻性及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理解本词主题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比较鉴赏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
  1从引入背诵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咏雪的名句引入本课的教学。2.本词写作背景:1936年2月,抗战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冰雪皑皑的塬上,面对祖国北方壮丽雪景,心潮澎湃,过后便写下了这首词。
  二.合作探究。1字词:①多音字:分、数、汗、还、朝②难字:莽、娆、竞、骚
  2.录音范读:让学生边听边想象本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领会本词所表达的情感。
  3.学生齐读,教师对学生朗读过程中的不当之处予以更正。
  4.分析
  (1)上阕。提问,上阕分几层?写法上有何特点?
  明确:分三层。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句具体写,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动静结合;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多姿迷人。
  (2)详细分析上阕:
  ①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明确: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极写视野的辽阔。“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②“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会像白象在奔跑?
  明确:“望”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望”字以下是雄伟的景观。“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雪山”因蜿蜒、高低起伏而说“舞”,“高原”因雄伟浩大而说“驰”。化静为动,画面生动活泼,景色壮观无比!
  ③提问:“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明确:“须”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是虚写。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