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土地》导学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10/31 6:54:5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3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840个字。

  1、 我爱这土地
  艾青
  一、导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积累并掌握重点字词。
  2、能说出用什么样的语气语速朗读课文,并能准确朗读。
  3能说出土地风黎明的象征意义
  (二)过程和方法:
  1、朗读中体味感悟现代诗歌的特点。
  2、结合背景把握诗歌内容并体悟作者情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民族情感的深情体验,弘扬爱国之情。
  二、学情分析
  诗歌这种体裁,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朗读,感悟都非常困难。特别是农村的孩子不善于朗读,不善于表达,老师讲解起来感到非常吃力,学生学习起来也很困难。面对这种情况,我采取多种展示和朗读的形式,学生将从朗读中感悟诗歌情感及其内涵。
  3、重点难点
  (1)、重点:结合背景体会并理解作者的强烈情感。
  (2)、难点:朗读中体味感悟现代诗歌的特点。
  第一课时预习课
  (一)导入:
  土地,万物生长的根基,所有生灵的母亲。曾有人掠夺它并百般蹂躏它,也曾有人捍卫它并为它披肝沥胆。在它的脊梁上演绎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它的肌肤上烙印着多少眷恋情结。谁不钟爱自己的土地,谁不爱恋大地母亲,让我们深情吟唱艾青诗人的《我爱这土地》,一起去感受诗人澎湃着的激情。
  (二)穿插一:背景资料介绍
  艾青出生于1910年,浙江金华人。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长大后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长为—个革命者。他的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调子沉重忧郁,但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憧憬。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