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古典诗歌鉴赏练习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2/14 21:22:19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4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9300字。
诗歌鉴赏练习一
选编    仲亚贵

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浙江卷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___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1、(6分)(1)傍晚     西风
(2)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2、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深。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从哪几方面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这个形象有何特点?简要分析。(4分)
                                                                         

2、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刻画小儿形象,表现了小儿的聪明机灵、天真可爱。“蓬头”、“侧坐”等表现小而的天真可爱,从“遥招手”“不应人”看出小儿机灵。(4分)

3、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题春晚
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⑴联系全诗看,第三句中诗人“小立”时见到的景物主要有哪些?(3分)这些景物组成的画面有何特点?(2分)
答:                                                                                                                        
                                                                                                                                    
⑵全诗是如何扣住题目的“晚”字来写的?(3分)
答:                                                                                                                        
                                                                                                                                    
3、⑴所写景物:①柴门落花;②傍林飞鸦;③晚归樵渔。特点:恬静、谐和,富有生气。⑵“花落”点明春之晚(暮春),“夕晖”“数点”“路归”点明天之晚。春晚三景,景景都是扣住诗题中的“晚”字来写的。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早 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邻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1) 本诗题为“早梅”,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早”?(3分)
                                                              。
(2)诗人通过对凌寒怒放的早梅的刻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
4.第一句的“寒”字,乍暖还寒时节,梅花已放,可见其早;最后一句“疑是经冬雪未消”,还以为是冬天的雪没有融化,可见其早。
   表面上写梅花,却是在写诗人与早梅傲寒独发的高洁品质的精神上的契合。
   分析:此题综合考查写作特点、思想内容和作者态度的方面。
5.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减字木兰花  春情
画桥流水,雨湿落红飞不起。月破黄昏,帘内余香马上闻。
徘徊不语,今夜魂归何处去。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
清平乐  春晚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1)这两首词题材相同,都是写                              ,艺术手法相同,都是                                                            。
(2)两首词的结句都提到了“杨”,作者借此表达的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


5.(1)暮春景色   借景抒情  (2)不同。前者是说,无情的杨花尚能飞入洞房,有情之人却反而滞留他乡,令人思念悲伤。后者是说,杨花自有高洁品格,不肯附丽权贵之家以求飞黄腾达。


诗歌鉴赏练习二
选编   仲亚贵

1、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辽宁卷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舟下建溪
宋·王安石                            宋·方惟深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4分)
(2)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4分)

1、(1)“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
“氛围”“心绪”各2分。
(2)可以有三种答案:
①“应有”更好。“应有”二字蕴含丰富,传达出了诗人在孤寂中力寻旧影时的复杂心情,其中既有希冀与自信,也有失意与怅惘,更有寻而未见的不甘心,可谓传神之笔;“犹有”二字则无此意趣。
“心情”只要答出其中两个方面即可,不要求全面。
②“犹有”更好。“犹有”二字,自然道出,却出人意料,去年系舟的痕迹还保存到现在,说明在此停留的旅客不多,进一步传达出了诗人那种孤寂怅惘的心绪;而“应有”二字却不能道出此意。
③二者各有其妙。(理由见上)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