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27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课件 / 七年级上册课件
  • 文件类型: doc, ppt
  • 资源大小: 3.11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10/25 19:54:2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8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44张。有导与学设计,约4420个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与导设计
  课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执教时间 2017•10
  设计者 宁海明望中学陈语
  学习内容分析与学教方式选择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少年时期两个相邻的两个人生驿站,是鲁迅在历经人生沧桑后对童年生活的温馨回忆。这篇课文完全是从儿童的眼光、儿童的口吻和儿童的心理出发来写的。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文章语言清新、板块明晰,从文章题目即可看出,本文包括两个部分,两部分之间表现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但作者在文中并没有刻意地将两者进行比较,推崇百草园而否定三味书屋,只是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自然地写下来,三味书屋里淋漓痛快的读书、无拘无束的溜玩、兴味盎然地偷画、严而不厉的先生在作者笔下也充满亲切温馨。所以教学中没有设计中心主旨的理解,只是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受、自主表达,在个性化体验中完成对文章的解读。
  学习目标(含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本文具体生动地写景状物的方法。
  2.能力目标:品读文章精炼生动的语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对比中体味鲁迅童年的童真童趣,感受如今美好的生活。
  重、难点分析:
  作者通过极富情致的语言给学生展现了百草园自由欢乐的生活;然后用两相比照的结构对比出三味书屋的生活虽不及百草园多彩有趣,但在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因此,我把“品读文章精炼生动的语言”定为教学重点,把“在对比中体味鲁迅童年的童真童趣,感受如今美好的生活”定为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与目标 学习任务与要点 学导活动与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初步感知作品情感
  2.产生疑问:作品具体想要表达什么?
  3.学会有条理地介绍作者 (多媒体播放歌曲《童年》开头片段)
  1.导语:听到这首歌我们都不禁想起自己的童年,那时的生活是多么自由自在。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值得回忆的童年,即使是大作家鲁迅也不例外。今天,我们一起循着先生的足迹,走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走进先生多姿多彩的童年世界。(板书课题、作者)
  2.学生介绍作者。引导学生从作者姓名、籍贯、身份、代表作、作品风格五方面了解作者。
  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1.标生字词;
  2.归纳初读感受或提出疑惑。
  3. 扫除文字障碍。 1、学生速读课文。(多媒体出示速读技巧:不出声,不指读,不回视。)要求:①标生字词;②归纳初读感受或提出疑惑。
  2、扫除文字障碍。学生提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讨论解决,重点识记。
  三、交流感受,质疑问难 1. 学生谈初读感受
  2. 提出疑惑 1.读过文章之后,你们有什么感受?也可以说说你对文章哪个地方有疑惑。
  2.学生谈初读感受或提出疑惑。
  3.小结:这么短的时间,就有这么深刻的见解,很为你们高兴。大家都很善于思考,你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相信这节课我们会解决这些疑惑。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