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80字。
• 《土地的誓言》教案
• 台州前所中学陈桂红
• 教学目标:
•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 2、揣摩、品味本文富有激情的语文
• 3、培养强化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 教学重点
• 1、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 2、揣摩品味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
• 课时安排
• 一课时
• 教学设计
• 一、情境导入
• (播放歌曲《松花江上》,让学生感受歌中的情境。)
• 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怀着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 二、作者简介
• 端木蕻良(1912—1996),原名曹汉文,辽宁昌图人,现代作家。 “九.一八”事变后,从东北流亡到上海,他用诗情的笔法写出难以想象的人民贫穷,悲愤郁怒之情回荡在平静的叙述中,传达出遭受压抑的凄厉感如《憎恨》。他还善于在抗日的题材下表现东北特殊的风情,《遥远的风砂》《浑河的急流》都有磅礴的气势,民族意识通过地方的粗犷性格表露出来。他注重方言的运用,又自觉地吸收电影剪接手法来结构小说,叙述带跳跃性,用笔举重若轻,讲究力度,在小说体式上有新的创造。抗战时期他先后出版了《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长江》等长篇。
• 三、字词积累
• 1、炽痛 嗥鸣 斑斓 怪诞 亘古 默挈 田垄 蚱蜢 污秽 谰语 辗 辘 镐
• 2、炽痛 热烈而深切
• 亘古 远古
• 田垄 田埂
• 谰语 没有根据的话
• 族系 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同类
• 污秽 肮脏的东西
• 默契 1双方意见虽没有明白说出来,却有一致的了解。2相互有所谅解或秘密约定。
• 四、整体感知
• 1、概括两段内容
• 第一段: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
• 第二段:故乡美好的生活令人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而战斗而牺牲。
• 五、课文赏析
• 1、作者眼中的故乡是怎样的?此时作者的情感又是如何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