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二单元检测试卷
- 资源简介:
有24道题,约7450个字。
2017-2018学年人教版语文上册(2017部编版)第二单元检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号 一
二
(一) (二) (三) 三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请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完成1~4题。
在文学大家笔下,一个个形象是鲜活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辨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除下帽来则油光可鉴。列夫•托尔斯泰的皮肤藏污纳垢( ),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不少人经长途跋涉,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含首低眉,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换来的却往往是失望与尴尬。不过,他却具有犀( )利的目光——能满含璨然笑意,也会因忧郁而暗然失色。
1.给选文中的加点字注音。(2分)
藏污纳垢( ɡòu ) 粗糙( cāo ) 粗鄙( bǐ ) 犀( xī )利
2.语段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_辨_改为_辫_ _含_改为_颔_
_璨_改为_粲_ _暗_改为_黯_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3分)
(1)油光可鉴:_这里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_
(2)正襟危坐:_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_
4.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_比喻。把“清国留学生”的被大辫子顶起的学生制帽比作富士山,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这些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的丑态,同时表现了作者对他们行为的厌恶。_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B.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C.什么,就这么个侏儒?这么个小巧玲珑的家伙,难道真的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吗?
D.参观故宫博物院,你是周六去呢?还是周日去呢?
【解析】B项,句末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内;C项,应改为“什么?就这么个侏儒!”;D项,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2分)
A.因具备高强度、高柔性、高透光性、高导电导热性等特性,石墨烯一经发现,便高度受到行业内外的关注。
B.能否培养国人的爱国主义思想,关键是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C.从“东方红”一号到“天宫”二号,中国航天事业伴随着共和国成长的脚步稳步前行。
D.在首个航天日,全国多地举行丰富多彩的科普,激发公众对太空探索的热情。
【解析】A语序不当,应将“高度”放至“关注”之前;B项一面对两面,应去掉“能否”;D项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科普”后面加上“活动”。
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它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的。
B.《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回忆性的记叙文。文章以朴素的语言,再现了一位母亲的伟大形象。
C.《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D.《美丽的颜色》的作者是艾芙•居里,她是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本文记叙了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
【解析】应改为“她是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居里夫人的女儿”。
8.某班同学在完成综合性学习活动“献给母亲的歌”的过程中,搜集到如下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
(史铁生《我与地坛》)
材料二:我自己有了孩子,才明白把五个孩子拉扯大哪里是简单的事情。但是,我很少听见她谈论其中的辛苦,她一定以为这种辛苦是人生的天经地义,不值得称道也不需要抱怨。
(周国平《用什么来报答母爱》)
材料三:每天吃过晚饭,往往九点来钟,我们上床睡,母亲则坐在床角,将仅仅20瓦光的灯泡吊在头顶,凑着昏暗的灯光为我们补缀衣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