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繁华》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9/21 7:58: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2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4610字。

  第20课 梦回繁华
  教学目的
  1.积累语言,理解课文,了解《清明上河图》是怎样的一件艺术作品。
  2.学习说明顺序与说明方法。
  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情景激趣 有一件享誉古今中外的传世杰作。在问世以后的800多年里,曾被无数收藏家和鉴赏家把玩欣赏,是后世帝王权贵巧取豪夺的目标,它曾辗转飘零,几经战火,历尽劫难……它曾五次进入宫廷,四次被盗出宫,演绎出了许多传奇故事,它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请问同学们知道这幅画的名称吗? 明确:《清明上河图》。 这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存于世的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清明上河图》它究竟画了些什么内容呢?为什么千百年来,它的魅力一直不衰呢?我们今天学习《梦回繁华》,或许能解答你心中的疑问。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着重号标出说明文的写作的对象,用横线标出文章的说明点,用序号标出意义段,用波浪线标出说明对象的特点,批注自己的阅读理解,列出不懂之处。
  在阅读过程中校正读音,
  积累词语:
  汴梁(biàn) 题跋(bá) 绢本(juàn) 翰林(hàn) 田畴(chóu) 料峭(qiào) 簇拥(cù) 漕运(cáo) 舳舻(zhú lú) 沉檀(tán) 摄取(shâ) 遒劲(qiú) 摩肩接踵(zhǒng) 络绎不绝(yì)
  工:善于,擅长。 设色:(绘画)涂色,着色。 田畴:田地,田野。 春寒料峭:形容初春微寒。 跋涉:爬山过水,形容旅途艰苦。 孔道:必经之道。 内忧外患:指国内的变乱和外来的祸患。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很多,往来不断。 遒劲:雄健有力。 摩肩接踵:肩并肩,脚碰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踵,脚后跟。 细致入微:比喻看问题非常全面,连很细小的问题都考虑到了;也指对人体贴关心无微不至。
  一、 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提出说明对象。
  第二部分(2)介绍作者与作画背景。
  第三部分(3~4)介绍画的内容材质、大小、色彩、特点与整体内容 1.介绍画的材质、大小、色彩、特点与整体内容 2.具体介绍画的内容 ⑴近郊风光 ⑵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 ⑶汴梁市区的街道 第四部分(5):画法、风格与价值
  第二步,精读课文,深入解读。
  1. 本文围绕《清明上河图》,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明确:介绍这幅图的历史背景,画的作者,画卷的纵横,作品描绘的内容,画卷特点及历史价值等。
  2. 读了本文,关于《清明上河图》你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明确:①我了解到了北宋时期,城市繁荣,文化生活,十分活跃,《清明上河图》便是反映这一时期城乡市井平民生活的一幅风俗画。②我了解到了画的作者张择端主要活动时期,籍贯,字,生平,爱好等。③我了解到了关于这幅图的画卷大小,描绘的具体内容,特点及价值等。
  3.细读课文第四段,作者是怎样有条不紊地说明画卷内容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