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教案4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9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9/13 20:42:4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660字。

  课题 阿房宫赋 设计教师 李明 授课教师
  时间 3.1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5课时
  教学
  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理解本文“赋”的文体特点;
  2.积累掌握重点词语的用法及特殊句式;
  二、能力培养目标
  1.理解课文中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及其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2.学习本文借古讽今,叙议结合的写作特点;
  三、德育渗透目标
  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的罪恶。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赋借古讽喻的目的。
  重点
  难点 1、归纳文中重点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
  2、体会文章“赋”的特点及文章借古讽今,叙议结合的写作特点。
  教法 教具
  教学过程设计
  教材处理 师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导语
  二、目标定向:
  1、了解“赋”的文体及杜牧的文学常识;
  2、整体把握并熟读课文。
  三、自学指导
  1.“赋”简介
  “赋”: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文学体裁。从形式上看,它注重铺叙,语言华美,文笔绚丽,讲究韵律和句式,善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从内容上看,赋要通过“体物”达到“写志”的目的,结尾部分则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章法开放流畅,句式错落多变,押韵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畅快的气势,称作“文赋”。
  2.杜牧简介
  唐时期杰出的诗人,“赋”和古文也都堪称大家。世称“杜樊川”(因其晚年居住于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 “杜司勋”(因其曾官至司勋员外郎)。其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在晚唐独树一帜,人们将他与杜甫相比,称其为“小杜”;又因其和晚唐另一大诗人李商隐(小杜牧约十岁)齐名,故又称其二人为“小李杜”(区别于“李杜”)。著有作品集《樊川文集》。   
  杜牧所处的时代正值晚唐多事之秋,他曾立志安邦济世,希望恢复昔日唐帝国的繁荣与昌盛,然而现实未能使他一展抱负,因而在其诗文中多有指陈时政之作。代表诗作有《过华清宫绝句》《山行》《泊秦淮》《赤壁》等。
  他的古文亦多针砭时事的作品,“多切经世之务”(《四库全书总目》)。他对“赋”这种文体的发展,有着卓越的贡献。唐宋古文运动兴起,一些文人用古文的写作方法作赋,使之由骈骊趋向散文化,称为“文赋”,以区别于六朝的“骈赋”和唐代用来科考取士的“律赋”。杜牧的这篇《阿房宫赋》就是这样的作品之一,历来被人们视为“文赋”的初期典范之作。
  3.写作缘由
  杜牧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藩镇跋扈,吐番、南诏、回鹘军等纷纷入侵,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帝国已处于崩溃的前夕。杜牧针对这种形势,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励精图治、富国强兵,极力主张内平藩镇,加强统一,外御侵略,巩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