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300字。
昆明一中2005~2006学年上学期期末高一年级
语 文 考 试
命题教师:杨晓英、车雁
I 选择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一、基础知识(共8分)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浪遏(è)飞舟 处(chù)理政务 漫溯(suò) 洞穴(xuè)
B. 嘀呖啼啭(zhuàn) 凝神屏(bǐng)息 做窠(kē) 跫(qióng)音
C. 剩菜残羹(gēng) 终身相依(yí) 召(zhāo)唤 暴虐(nüè)
D. 满载(zǎi)星辉 窗扉(fēi)紧掩 霉菌(jǔn) 发酵(xiào)
2. 下列各组词语的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翁翁郁郁 没精打彩 布署 申张 B. 树影斑驳 姿态翩然 安祥 意蕴
C. 游目骋怀 虚无飘渺 沧桑 焦灼 D. 夜暮深垂 窸窸窣窣 浪废 接瘫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类喘不过气。——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窗子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B. “归根结底他是对了,”人们说道,“他对了,守旧老人错了……”
C. 第一步当然是出杂志,名目是取《新的生命》的意思,因为我们那时大抵带些复古的倾向,所以只谓之《新生》。
D. 北京到底有多少胡同?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
B.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前990)到周贞定王十六(前453)间周、鲁、晋、郑、楚、吴、越、齐八国的史实。
C. 《战国策》是记录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韩、魏、燕、宋、卫、中山诸国历史的著作,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D. 孔子、孟子、荀子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主张“性善论”,而孟子是荀子的对立论,主张“性恶论”。
二、文言文(共16分)。
5.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达士,洁其居 ②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③且夫尝闻少仲尼之闻 ④吾妻之美我者
A. ①③相同,②④相同 B. ①④相同,②③相同
C. ①②③④都不同 D.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6. 下列加点字用法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王好成,请以战喻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夫子何哂由也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7. 找出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 )
A. 居则曰:“不吾知也。”
B.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8~10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①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②,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仍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命。”王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