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0题,约6810字。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
1.下来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自诩xǔ 繁冗拖沓rǒng 尺椟 完璧归赵
B.羸弱léi 两涘渚崖sì 麂皮 鸣琴垂拱
C.杜撰zhuàn 数见不鲜shù 取缔 斑驳陆离
D.毗邻pí 人为刀俎zǔ 拮拘 骇人听闻
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在这些 文章中,写得最好的当然是《怀念萧珊》这一篇,人们爱读它,但又 ,读者从她“日子难过啊”“要坚持下去”这短短的话语,从她代替巴金接受拷打的举动,从她在经历肉体、精神的巨大痛苦折磨之后仍能在临终前表现出如此 、雍容的神态中,看到一个伟大、美丽的灵魂。
A.纪录 不忍卒读 安详
B.纪录 不堪卒读 慈祥
C.纪念 不堪卒读 安详
D.纪念 不忍卒读 安详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以价格低廉、方便出行等面貌问世的共享单车,在尚未探索到盈利模式之前,就已经给社会管理造成困惑,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
B.要记住,你们在学校里所学到的那些奇妙的东西,都是多少代人的工作成绩,都是与热忱的努力和无尽的劳动所分不开的。
C.一个爱国者应该是人类大家庭里有用的成员,他能确立基本的原则,而且能把自己的利益、国家利益和同伴的利益纳在人类利益之中。
D.崇尚节俭、摒弃浪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要让传统美德统摄每个个体的现实消费行为,还得纠正积弊已深的“面子文化”。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考古录>校注》氤氲千载古文明, , , , , , 。
(1)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有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2)名城古邑向历史打开一扇窗
(3)让人们在历史的幽谷中聆听远古的呼唤
(4)在时代的梦境中追寻未来的意义
(5)转身,向未来打开一扇门
(6)迸发千年原动力
A.(4)(5)(2)(1)(6)(3)
B.(6)(3)(4)(1)(2)(5)
C.(2)(1)(4)(5)(6)(3)
D.(6)(1)(3)(2)(4)(5)
5.下列各项中,对《咬文嚼字》一课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光潜先生赋予“咬文嚼字”新的意义,就是在文字运用上,认真推敲某个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与“字斟句酌”意思基本相当。
B.作者选择若干精当的语言实例,将运用文字的应有谨严的精神,以及必须在创作和阅读中养成随处留心玩索的好习惯等观点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
C.作者举出王若虚《史记辨惑》中对《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发表了自己不同的见解:虽然改得简洁,但却不如原文,说明文字一曾一减,意味不同。
D.作者举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的三、四两句为例,是来直接说明联想意义也容易误用而生流弊,形成“套板反应”的观点。
6.下列各项中,对《老王》一课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王》是一篇叙事散文,叙述了与一位人力车夫的交往过程,彰显了底层劳动者在不幸的生活中不改善良淳朴的天性。
B.当作者要付车钱时,老王问“你还有钱吗?”经历了抄家和批斗,许多高级知识分子的确已经倾家荡产,老王能关切地询问,表现了他的善良。
C.老王重病时,还坚持上门把鸡蛋和香油送给作者,作者坚持付了钱,老王也接受了,这一叙述应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