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10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文言文阅读
- 资源简介:
约17810个字。
文言文阅读
整理人:lydiyi
长沙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了个题。
吾母姓钟氏,名令嘉,出南昌名族,行九。幼与诸兄从先外祖滋生公读书,十八归先府君。时府君年四十馀,任侠好客,乐施与,散数千金,囊箧萧然,宾从辄满座。吾母脱簪珥,治酒浆,盘罍间未尝有俭色。越二载,生铨,家益落。历困苦穷乏,人所不能堪者,吾母怡然无愁蹙状,戚党人争贤之。
铨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
先府君在客邸,督铨学甚急,稍怠,即怒而弃之,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之,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
选自(将士铨《忠雅堂集》)
【注释】①归:古代女子出嫁叫“归”,②先府君:指作者已逝去的父亲。③囊箧萧然:这里是“钱物都用空了”的意思。④铨:作者将世铨自称。⑤愁蹙状:愁眉苦脸的样子。⑥戚党:亲戚和乡党。⑦吟哦声:读书的声调。⑧少痊:病体略微好转些。⑨扑之:责打我。(铨自指)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A.家益落/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B.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先府君苟有过/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D.听而后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C
例句:母授以《礼记》《周记》《毛诗》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C.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D.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隆中对》)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②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
(4)你如何评价母亲“垂涕扑之”的举动?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段中母亲的哪些行为举动是值得我们称赞的。
【考点】DB:课外文言文阅读.
【分析】参考译文:我的母亲姓钟,名叫令嘉,出身于南昌府名门望族,排行第九.她在小时候和几个哥哥一起跟着我外祖父滋生公读书,十八岁嫁给我父亲.那时我父亲四十多岁,性情侠爽,爱结交朋友,喜把财物施舍给别人,散给人家许许多多金钱,使得家里箱柜里东西都一空如洗.家中常常宾客满座,我母亲拿下金玉首饰,换了钱办酒席,席上酒菜丰盛,毫不减色.结婚两年,生下我,家境更加衰落,她经历了穷困的生活,别人都不能忍受的,我母亲却心情坦然没有忧愁的样子.亲戚和同族人,个个赞她贤慧.
我九岁时,母亲教我学《礼记》、《周易》、《毛诗》,都能够背诵.闲暇的时候又抄录唐宋诗人的诗,教我朗诵古诗.母亲和我两人都身体弱、多病.每当我生病,母亲就抱了我在室内来回走动,自己不睡觉;我病稍稍好一点,她就指着贴在墙上的诗歌,教我低声念诵作为游戏.
父亲做错了事情,母亲一定认真地用委婉的话规劝他;遇到父亲发怒不听她的,她就屏住气不说了,等父亲消了气,又反复劝说,到父亲听了她的话才停止.
父亲在外地的寓所,督促我读书时,脾气急躁,我稍有一点不认真,他就发怒,把我丢在一旁,几天不理睬我,母亲就流着眼泪打我,叫我跪在地上,把书读熟才放过我,从来不觉自己疲累.所以,我从不因为贪玩而荒废了学业,母亲对我的教育,也因此而更加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