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棵树》教学设计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8/22 10:09:5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720个字。

  《三棵树》
  课前预习:
  1.了解作者苏童的生平以及他的作品。
  2.通读全文,掌握生字词,扫清阅读障碍的基础上,体会文章传达
  出的感伤的情绪。
  3.思考“阅读练习•探究”的四个问题,准备课上发言、交流。
  相关课程标准: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1、探究“我”生命中的“三棵树”的意义。
  2、认识树与人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树”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难点:文章诗意的语言和感伤的抒情基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评价任务:
  ( 1 ) 初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认识三棵树的形象
  ( 2 )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线索,感悟三棵树的诗意。
  (3)细读课文,理解文章主旨,探究三棵树的意象
  教学过程
  一.深情导入
  每个人都有一颗童心,都有着一段难以忘怀的童年梦,苏童先生心中的“三棵树“又是如何地让他难以忘怀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苏童的内心世界吧!
  二、检查预习
  1、为加点字注音:(投影或板书)
  嫉妒()颤抖()
  埠()残垣()
  楝()瓦砾()
  桷()枇杷()
  2、解释词语:(投影或板书)
  蓝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夷为平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郁郁寡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局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新授
  ( 1 ) 初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认识三棵树的形象
  1、教师提问:三棵树在文章中究竟指什么?
  明确:“我”生命中遇到的三棵树,作者是由一趟长途列车的终点站名引到对这三棵树的叙述上的。
  2、教师提问:三棵树是指哪三棵树?
  明确:苦楝树苗、石榴树、枇杷树。
  3、教师提问:这三棵树有什么特点呢? 结合文中语句分析。
  幼小无依的苦楝树
  引导学生读这一段:
  “我种过树。我曾经移栽了一棵苦楝的树苗,是从附近的工厂里挖来的,我把它种在一只花盆里——不是我的错误,我知道树与花草不同,花入土,树入地,可我无法把树苗栽到地上——是我家地面的错误。天井、居室、后门石埠,不是水溪就是石板,它们欢迎我的鞋子、我的箱子、我的椅子,却拒绝接受一棵如此幼小的苦楝树苗。我只能把小树种在花盆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