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7小题,约13910字。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栖(qī)息 轻率(shuài) 胚(pī)胎 摩肩接踵(zhǒnɡ)
B.饿莩(fú) 饯别(jiàn) 凝噎(yē) 秦塞(sài)
C.盘踞(jù) 笑靥(yàn) 蘸(zhàn)水 呱(ɡū)呱坠地
D.游隼(sǔn) 贮(zhù)藏 趼(jiǎn)子 悄(qiǎo)无声息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解答语音题的关键主要在于平时的积累,要养成注意读准字音的习惯,特别要注意那些多音字和容易被声旁误导读音的字以及报刊上常见但容易人们读错的字。A项,胚(pēi)胎。B项,饿莩(piǎo),通“殍”, 饿死的人。C项,笑靥(yè),靥:面颊上的酒窝。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他说:“如果你的歌是从1000首民歌中提炼出来的,那它肯定是精华。”融汇贯通,厚积薄发,这是骆宾王恪守的创作原则。
B.伽西莫多的脸色又黯淡起来了。微笑还在一片阴云间停留了一会,但那是痛苦的、无力的、带着深深悲哀的微笑。
C.苏轼有“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一诗,久为人所传颂。
D.虎一般单独生活,而它所捕食的动物几乎都是群居,让人不禁置疑 “团结就是力量”的概括。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字形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可用比较排除法。可以先排除固定词语、常用词语,然后,结合着词语意思来辨别词语搭配是否正确。A项,融会贯通;C项,传诵;D项,质疑。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耸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w
B.美食节上,评委们对各路厨师烧的菜浅尝辄止,往往尝一口就能说出好与坏。
C.这位学者以自撰年谱的形式,描绘出大清帝国日薄西山、江河日下的光景,揭露了封建末世官场的黑暗腐朽。
D.王刚强经理要求宾馆全体员工对客人一定要做到举案齐眉,热情周到,提升服务水平,年底五星级必须挂牌。
【答案】C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对家庭盆栽植物的摆放,专家提出如下建议:五针松、文竹、吊兰之类最好摆在茶几、书桌上比较合适,而橡皮树、丁香、腊梅等最好放在阳台上。
B.在规划和建设中,有的城市因为缺乏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和有关措施,使得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遗址、古建筑、园林等遭到了破坏,令人遗憾。
C中国正经历从“吃饱”向“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g
D.各煤炭生产企业都要尽快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坚决避免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不再发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A项,句式杂糅,“最好……比较合适”。B项,“遗址、古建筑、园林”并列不当。D项,“避免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不再发生”否定不当。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下列情境说话,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
A.银行营业厅服务员对张小明说:“你想干什么?”——张小明来到银行营业厅,正选择要到哪个窗口办业务。
B.“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某大学工会讨论高龄退休干部活动方案时,75岁高龄的前院长刘伟说。
C.“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中国政府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解决地区间矛盾问题时表达自己的意见。
D.“抱歉打扰您了!我想跟您垂询一下如何解压、尽快消除心理阴影的问题。”——记者小王采访心理学家张教授。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项中的划线句子说话语气太生硬,不够客气。C项,“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不符合人物身份,过于小市民化。D项中的垂询是敬语,多用于尊称长辈、上级对自己的询问。所以用于自己向别人询问不合适。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某所,而母立于兹 B.匪来贸丝
C.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D.肇锡余以嘉名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掌握文言实词通假字的能力,平日要积累教材中出现的通假字,掌握通假字的本字,并掌握词的意义。A项,而通尔;B项,匪通非;D项,锡通赐。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7.下列各句中,加线词与例句中加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A.名余曰正则兮 B.纫秋兰以为佩
C.侧身西望长咨嗟 D.谨庠序之教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词类活用的理解能力。可根据对课内词语活用的积累,根据常见的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词类活用类型,结合具体语境分析,A和例句都是名作动,B项,为动作名,C项,为名作状,D项,为形作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