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19题,约14550字,有答案解析。
福建省莆田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一、默写填空(15分)
1. 名句名篇默写。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
(2)《荀子•劝学》阐述君子广泛地学习并每天省察自己,在行为上就会没有错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劝学》中表明学习要持之以恒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描绘音乐像暴雨、人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甫在《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6)韩愈在《师说》中点明老师的职责或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过秦论》中秦国灭亡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2).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5).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6).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7). 申之以孝悌之义 (8).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9).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本题中易错字“豗”“ 孝悌”,答题时要特别注意。
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________2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_________3_________,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斧斤以时入山林 ②申之以孝悌之义 ③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④斯天下之民至焉
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C.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D.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3.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