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17830字。
2017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基础▪运用(共21分)
1.欧阳询的字点画工妙,骨硬肉丰。古人评价其字的笔画“ (斜钩)”具有“险而劲”的特点。请你欣赏下面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选帖,完成(1)﹣(2)题。
(1)欧阳询的这幅字帖属于 楷 体(字体),其中“武”字第 七 笔的“ (斜勾)”体现了“险而劲”的特点。
(2)下面是古人评价书法的四句话,根据这幅字帖的特点,判断其中属于评价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书法作品的一项是 c
A.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
B.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天下第一。
C.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D.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
【考点】15:汉字临摹.
【分析】本题中第一小题考查学生对楷书的理解与掌握.
【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书法体式的掌握,同时兼顾笔顺考查及书法作品鉴赏.《九成宫醴泉铭》作为考查点,相信考生都不陌生,该作品充分体现了欧阳询的书法结构严谨、圆润中见秀劲的特点.武的笔顺:横、横、竖、横、竖、提、斜钩、点
(2)本题考查学生对书法的掌握.作答本题,依然可以用排除法.在这四个选项中,A是钟繇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B是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天下第一;C是欧阳询“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是明陈继儒对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此碑书法的评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充分体现了其书法特点;D是张芝的“一笔书”,“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据此即可作答选C.
答案:
(1)楷 7
(2)C
2.名人故居是北京的历史文化名片。参观这些故居,是了解历史、感悟文化、汲取精神营养的重要途径。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4)题。
(1)下面是名人故居分布图。请你根据提示语,判断图中【甲】处是哪一位名人的故居。
提示语:
《骆驼祥子》描写社会各色人物,展现北平生活画卷。
答: 老舍
(2)在鲁迅博物馆,四位同学观看了《朝花夕拾》的展品,联想到这部散文集,颇有感触。下面是他们分别在参观记录本上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
《朝花夕拾》展品图
A.百草园见证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那多彩的生活场景,好像色彩斑斓的图画,让我沉醉其中。
B.长妈妈给童年的鲁迅讲规矩,说故事,还为他买《山海经》……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鲁迅的记忆里,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淳朴和善良。
C.藤野先生的无私帮助和真诚关怀,对于遭遇困境的鲁迅来说,犹如冬日的暖阳。这样的老师令我肃然起敬。
D.《朝花夕拾》在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令我回味无穷。
(3)下面是参观郭沫若故居后,一位同学写的参观记录和他未完成的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他的参观记录,在对联横线处填写词语,将这幅对联补充完整。
【参观记录】
时间:2017年4月13日地点:郭沫若故居
郭沫若,四川乐山人。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女神》是他的第一本诗集,出版于1921年8月。《女神》开一代新诗风,是中国现代自由诗的代表作。
他还是一位史学大家,潜心研究甲骨文。
他创作的《屈原》是历史剧的先锋之作。
【对联】
上联:诗坛领袖, 自 ① 创 新诗风,《女神》为自由诗典范
下联:话剧大家,改编老故事,《 屈 ② 原 》乃历史剧先锋
答: ①自创 ②屈原
(4)校学生会准备举办介绍名人故居的专题展览,下面这段文字是为展览拟写的前言。从上下文看,前面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后三句中有一个句子两处表达欠妥。请你分别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①盛春时节,漫步京城,吸引你的是争艳的百花,还是静穆的名人故居。②轻嗅一阵阵袭人的花香只会令你享受身心的愉悦,而徜徉于一座座名人故居,却会让你经受精神的洗礼。③走近为理想信念而不懈奋斗的李大钊,我们敬佩他的革命志向;走近为民族解放而四处奔走的宋庆龄,我们赞叹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