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高中语文必修二单元质量检测试题(4份打包)
- 资源简介:
共4份。
单元质量检测(一)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点缀(zhuì) 袅娜(niǎo)
弥漫(ní) 脉脉含情(mài)
B.处理(chù) 颤栗(zhàn)
霎时(shà) 蓊蓊郁郁(wěnɡ)
C.混沌(dùn) 落蕊(ruǐ)
房檩(lǐn) 揠苗助长(yà)
D.曲折(qū) 茎叶(jìnɡ)
倩影(qiàn) 纤尘不染(xiān)
解析:选C A项,“弥”应读“mí”,“脉”应读“mò”;B项,“处”应读“chǔ”;D项,“茎”应读“jīn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脉博 精彩 参差斑驳 惹是生非
B.掂记 苍茫 梳梳落落 平平仄仄
C.箫索 嘶叫 一泻千里 以逸待劳
D.瞥见 婆娑 急不暇择 视同至宝
解析:选D A项,脉博—脉搏;B项,掂记—惦记,梳梳落落—疏疏落落;C项,箫索—萧索。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
B.但杨柳的丰姿(指美好的姿态),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C.可是这秋的深味(很浓烈的味道),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D.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大致的轮廓)罢了。
解析:选C C项,“深味”,深层浓厚的味道。
4.(山东高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B.这次军事演习,蓝军一度处于劣势,他们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才夺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C.在座谈会上,代表们结合实际情况,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D.从文章风格看,《庄子》奇幻,《孟子》雄辩,《荀子》浑厚,《韩非子》峻峭,实在是各有千秋。
解析:选D A项,不寒而栗,形容非常恐惧。不能指天气,此处望文生义。B项,反戈一击,比喻掉转头来反对自己原来所属或拥护的一方。此处望文生义。C项,广开言路,指尽量给下属和群众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此处用错对象。D项,各有千秋,指各有各的存在价值,各有所长,使用正确。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说实话,当时对自己的稿子能否被刊用,没抱太大的希望,因为那时经常在该报发表文章的都是一些大家。
B.种种迹象表明,购房者的观望非但没有像往日那样,坚持几日就选择放弃,重新加入到购房大军中去,而且政策的从严,让购房者对房价下降充满信心。
C.那些以繁体字作为生活、工作、创作必需品的书法家,与生活、工作中不需要繁体字也使不上毛笔的人比较,其作品的味道是不同的。
D.扶起老人反被讹诈,一个历来以“助人为乐”为传统美德的民族遭遇了严峻考验。我们应该如何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呢?
解析:选C A项,属两面对一面的错误,可去掉“能否”或“否”。B项,主谓搭配不当,“观望”不能“坚持”“加入”,“从严”不能让购房者充满信心,应改为“观望的购房者”“从严的政策”;关联词位置不对,“非但”调到“观望的购房者”之前。D项,不合逻辑,“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有误,可去掉“不再”。
二、阅读鉴赏(40分)
(一)课内阅读(18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6~9题。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
……
单元质量检测(二)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巩固(20分,第1~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乘彼垝垣(guǐ) 咥其笑矣(xì)
其黄而陨(yǔn) 采芙蓉(fū)
B.犹可说也(yuè) 于嗟女兮(xū)
靡室劳矣(mǐ) 淇水汤汤(shāng)
C.我戍未定(sù) 驰椒丘(jiāo)
白鹄舫(hú) 何时可掇(duō)
D.氓之蚩蚩(méng) 将子无怒(qiāng)
自我徂尔(cú) 无与士耽(dān)
解析:选D A项,“芙”应读fú;B项,“说”应读tuō;C项,“戍”应读shù。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B.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C.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D.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解析:选B A项,莫—暮;C项,帘—奁;D项,䜩—宴。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苟余情其信芳自可断来信 B.谢家来贵门多谢后世人
C.留待作遗施采之欲遗谁 D.相见常日稀会不相从许
解析:选C C项,“遗”都作“赠送”讲。A项,第一个“信”当“确实”讲;后一个“信”是名词,信使,指媒人。B项,第一个“谢”当“辞别”讲;第二个“谢”意思是“告诉”。D项,第一个“相”是副词,互相;第二个“相”偏指一方,你,指焦仲卿。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遑启居 启:开启,打开
B.宁溘死以流亡兮 溘:突然,忽然
C.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适:适合,依照
D.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韵:本性,气质
解析:选A A项,“启”,意为“跪”。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自名秦罗敷
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C.岂不日戒, 狁孔棘
D.交广市鲑珍
解析:选C A、B、D三项都是名词作动词;C项,名词作状语。
6.名句默写。(5分)
(1)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诗经•氓》)
(2)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离骚》)
(3)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孔雀东南飞》)
(4)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短歌行》)
(5)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归园田居》)
二、阅读鉴赏(42分)
(一)课内阅读(16分)
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采 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 狁之故。不遑启居, 狁之故。
……
单元质量检测(三)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巩固(共20分,第1~5小题每题3分)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而卒莫消长也……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D.纵一苇之所如沛公起如厕
解析:选D A项,高/长;B项,把……看作一样/一样;C项,最终/死;D项,到,往。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月出于东山之上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虽一毫而莫取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C.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D.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解析:选D D项,均为连词,和。A项,介词,从;介词,表被动。B项,连词,即使;连词,虽然。C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递进。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 )
A.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长乐王回深父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解析:选D A项,悟—晤;B项,冯—凭;C项,父—甫。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
A.白露横江
B.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C.凌万顷之茫然
D.放浪形骸之外
解析:选D A项,古义:白茫茫的水气。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B项,古义:到达。今义:①介词,表示另提一事;②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C项,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侣鱼虾而友麋鹿
B.舞幽壑之潜蛟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士贰其行
解析:选A “侣”为意动用法其余均为使动用法。
6.名句默写。(5分)
(1)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兰亭集序》)
(2)旌旗蔽空,酾酒临江。 (《赤壁赋》)
……
单元质量检测(四)
(A卷 学业水平达标)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巩固(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弭谤(mí) 勖勉(xù)
訾詈(zǐ) 尔虞我诈(yú)
B.豁达(huò) 诽谤(fěi)
诬告(wū) 不可估量(liàng)
C.磐石(pán) 供给(gěi)
赎罪(shú) 心急如焚(fěn)
D.吞噬(shì) 泥淖(nào)
蔑视(miè) 浅尝辄止(zhé)
解析:选D A项,“弭”应读mǐ;B项,“量”应读liáng;C项,“给”应读jǐ,“焚”应读fén。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繁芜 诅咒 悼念 旁证博引
B.撰稿 忌恨 蜕变 义愤填赝
C.蜷曲 储蓄 谛听 惊涛骇浪
D.镣铐 亵渎 数落 陨身不恤
解析:选C A项,证—征;B项,赝—膺;D项,陨—殒。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宗旨既定,自趋________。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
②就有色公民而论,美国显然没有________她的诺言。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
③协会的这位创始人________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________可以自豪。
A.正规 实践 虽然/仍
B.正轨 实践 即使/也
C.正规 实现 虽然/仍
D.正轨 实现 即使/也
解析:选B 正轨:正常的发展道路。正规:符合正式规定或一般公认的标准。实践:实行自己的主张;履行(自己的诺言)。实现:使成为事实。“虽然/仍”表转折,“即使/也”表假设。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6年的军营磨炼和战火锻造,练就了他勤于钻研、勇于创新、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军人本色。
B.不论什么艰苦危险的场合,他都安之若素,还能制造出笑料让大家开心。
C.稍有法律观念的人都可以看出,这是一条骇人听闻的假消息,其中的众多疑点难以自圆其说。
D.某国家对中国放开限制的呼吁顾左右而言他,去年的承诺成了空头支票。
解析:选C C项,“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应改为“耸人听闻”。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十大任务中,第一个就是扩大内需战略,这里,关键是启动消费。”有关专家认为,原来我们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方式和投资拉动型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