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2003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揭阳市2003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br>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br>
一.(18分,每题3分)<br>
1.B(A.俜pīng,聘pìn,娉pīng,骋 chěng;B.淖nào,悼dào,棹zhào,绰chuò;C.蚋ruì, 纳nà, 讷nè, 枘ruì; D. 迂yū, 伛yǔ, 圄yǔ, 踽jǔ)<br>
2.D(“深情厚意”,应为“深情厚谊”)<br>
3.C(“发端”是发现、创始、初现,一般用于抽象的过程、事件、思想;“发源”是江河的起源。“媒介”是指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媒体”是指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证明”<br>
是根据确定的材料说明其存在,也可用作名词;“证实”是证明其确定,比“证明”语意更深。)<br>
4.C(“祸起萧墙”,比喻内部争端。不合题意。“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播很快.不合题意。 “老气横秋”形容暮气沉沉,缺乏朝气,多用于年轻人。不合题意。)<br>
5.C(①.“由于”不用于倒装句,应用“因为”。②”关于”表示引进行为或事物的关系者,这里是指示对象,应用“对于”。③.“刚刚”是副词,“刚才”是名词,“刚才”后可以用否定词,“刚刚”则不行)<br>
6.B(A句中“原始”,与“初衷”语意重复。C句缺虚词,“当我们”后面应加上“对”。D“准确”与“敏锐”应对调)<br>
二.(12分,每题3分)<br>
7.C (第二段开头即提出C项的观点,后面所举例子全为C项服务。)<br>
8.C(C项句子与“美妙”无关。)<br>
9.C(C项中提到的是书法与其它视觉造型之比较,而本文主要讲的是书法之美,并无其它视觉等。)<br>
10.A(文中有“若以现代的艺术概念来衡量,是应该对实用性的书写和艺术性的书写做点区别的”句,可知A项的推断正确:“文字内容(文学性)可以引导和升华书写艺术,使意与法得到更完善的发挥”、“自古及今大量的书法作品严格说来只是‘书法’和‘写字’、”“创造书法艺术是一次不可重复的视觉心理运动”等句可印证B、C、D三项的推断错误)<br>
三.(15分,每题3分)<br>
参考译文:<br>
当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说:“霍氏一定得死。人奢侈就不谦虚,不谦虚就一定玷辱皇上;此人也就是背叛天道。他的地位比别人高,大家一定忌妒他。霍氏掌权很久了,忌妒他的人很多了。全部人都忌妒他,而他又背天道而行,不等待死等什么?”于是上疏皇上说:“霍氏宽裕昌盛,皇上您即使想厚待他,应当适时抑制他,不要让他最后到死亡的地步。”上书三次,才听到。<br>
后来,霍氏被杀,而告发霍氏的人都被封官。有人为徐生上书说:“我听说有个探望主人的客人,看见他家灶上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了些柴火。客人对主人说:“改为弯曲的烟囱,把柴火移走,否则将有火患。主人没理他。不久主人家果真失火,邻居们一起救火,有幸使火熄灭。于是主人杀牛备酒,感谢他的邻居。身上烧伤者在上座,剩下的各按他们的功劳就座,而独独不邀请说改烟囱为弯曲的人。有人对主人说:“假使当初听了那客人的话,不用牛、酒,最终可以使火患没有。如今按功劳而邀请宾客,提出把烟囱改成弯曲的、把柴移走的人没有得到奖赏感谢,却把焦头烂额的人作为上宾吗?”主人于是醒悟而邀请他。今茂陵徐福屡次上书说霍氏会有变化,应当防止杜绝他。假如按福所说的做,那么国家不用分割土地出卖官爵,大臣死,叛乱等事都不会发生。往事既然已经发生,唯独徐福一人没有蒙受皇恩。希望皇上明察——重视徙薪曲突的方法,把它放在焦发灼烂之人的上面。”皇上于是赏福帛十匹,之后任他为郎。<br>
宣帝刚被立为皇上时,到高庙祭祀,大将军霍光以骖乘的身份跟从,皇上心理害怕他,像背上长了芒刺一样。后来车骑将军张安世代替光任了骖乘,天子才能从容地面对,感觉安全在身旁。一直到光死去。而他一族之人竟然全部被杀。因此民间流传说:“威严震主的人不能活。霍氏的祸,是从骖乘开始的。”<br>
11.B(害:痛恨,忌妒)<br>
12.A(表顺承,就)<br>
13.D(这件事,余代霍氏)<br>
14.C(④、⑥与霍氏被诛无关)<br>
15.B(是另外一人上书朝廷,而徐福是在霍氏被诛之前上书皇上抑制霍氏的。)<br>
四.(15分)<br>
16.(5分)<br>
(1)“他的地位比别人高,众人一定忌妒他。”(2分)<br>
“右”“害”两处,译对一处给1分。<br>
(2)“皇上(您)即使想厚待他,应当适时抑制他,不要让他最后到死亡的地步。”(3分)<br>
译出大意给1分,“厚”“宜”两词,译对一个给1分。<br>
17.(6分)<br>
“卧”字确实使用最妙,(1分) 它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2分) 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3分)<br>
如不同意此种说法,但能够自圆其说,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给分。<br>
18.(4分)<br>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br>
(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br>
(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br>
只给两小题评分,每小题两空,补写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br>
五.(18分)<br>
19.存在的诗化:人类生存的审美化,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诗的存在化:在艺术创造中关注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每点2分,共4分。<br>
20.“蜜”:古老文明中那些体现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艺术创作。“花”:大自然与心灵共同构成的审美生命、艺术生命。每点2分,共4分。<br>
21.第五段从历史人文的角度表达出自然的审美意义和价值。第六段从时空的角度揭示出自然是生命之灵。个体有涯的生命,融入无涯的天地之中,走向大自然。(要点:“茫茫翰海”与人和自然的关系。)每点2分,共6分。以上意思对即可,语句不通顺,有错别字酌情扣分。<br>
22 A、C(答对1项给2分,答对2项给4分。答案超出2项,不给分。)<br>
六.(12分)<br>
23.(2分)溺爱会使他成为时代的废人,成为社会的累赘。<br>
24.(4分)把作为时代之精华、确实更体现着人文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人本主义的观点是有害的(或:把在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体现着人文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人本主义是有害的)。<br>
(不按规定的句式写,不给分;添加的内容不准确或缺少必要的添加内容,酌情扣分)<br>
25.(6分)参考例:<br>
(1)蜡烛,每驱走一次黑暗,都会献出一节心肌。(2)粉笔,每写出一字,都要留下一片洁白。<br>
(每个物品3分,寓意要与形象特征相统一)<br>
七.(60分) <br>
26.参考2002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