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锤炼》ppt1(2份打包)
- 资源简介:
课件共133张,学案约22940字。
第三节 语言的锤炼
一天,贾岛在京城长安,骑着毛驴在街上行走,随口吟成一首诗,其中两句是:“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贾岛觉得诗中的“推”字,用得不够恰当,想把“推”字改为“敲”字,但一时不知哪个字好。于是,一面思考,一面用手反复做着推门和敲门两种动作。街上行人看到贾岛这种神情,感到十分惊讶。韩愈看到,十分生气地对贾岛说:“你骑驴子怎么低着头,也不朝前面看看?”贾岛一惊,慌忙下驴,向韩愈赔礼,并将自己刚才在驴上所得诗句,因斟酌“推”“敲”二字,专心思考,不及回避的情形讲了一遍。 韩愈听后,转怒为喜,深思片刻后便说:“‘敲’字好!在万物入睡、沉静得没有一点声息的时候,敲门声更是显得夜深人静。” 贾岛连连拜谢,把诗句定为“僧敲月下门”。 “推敲”一词是根据唐朝诗人贾岛锤炼诗句的故事引申出来的,意为反复琢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修改文章的时候,我们要锤炼好语言,努力让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1.阅读“话题探究”中的《我有一个梦想》片段,说说文段中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答案】 (1)运用排比句,增强文章的气势。使用比喻,生动形象。
(2)和上下文衔接自然,语气连贯,文段本身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2.什么是语言的锤炼?
【答案】 在众多词语、句式、语言风格之间进行选择、调整,让我们的表达更好地传递我们的思想感情。
3.语言的修改与锤炼可分为几个层次?
【答案】 (1)纠正、弥补自己的失误。
(2)打磨、润色,精益求精,提炼完善。
4.语言的锤炼包含哪些方面?
【答案】
5.一个排比句的组成有哪些情况?组织排比句的基本要领是什么?
【答案】
排比句组成情况 组织排比句的基本要领
A.我们的话语中本来就包含着几个方面或几个层次。 (1)调整句式,使之对称、对应。
(2)用重复其中一些词语的办法组成排比。
B.我们的话语原来就只有一层意思。 (1)将原来的意思分解、扩展成几个侧面,一口气说下来。
(2)以原来的意思为基础,组织同样句式的几句话来陪衬、烘托。
6.重复和变化各有什么作用?
【答案】 (1)重复有强调和呼应的作用。
(2)变化可以使行文活泼,增添情趣。
7.什么是长句,什么是短句,各自有什么特点?
【答案】
定义 特点
长句是指结构比较复杂,包括结构复杂的单句和复句里包含着长分句的句子。 层次多,容量大,便于表现事物内部的各种复杂关系。书面色彩浓,严密精确。
短句是结构比较简单,包括短的单句和复句里结构简单的分句。 短小活泼,结构简明,带有口语色彩。
8.短句变长句和长句变短句的方法是什么?
【答案】 (1)短句变长句的方法。
第一步,先搭好一句的“骨架”(主语、谓语、宾语的核心词)。
第二步,把有关的内容按照它们的逻辑关系由内而外依次“安置”在骨架上。
(2)长句变短句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外移,就是把长附加语(或其中的一部分)分离出来,移到句子主干之外独立成句(或分句)。第二种方法是重写,就是把内容加以分解,重新组合。
9.句子衔接的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