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400字。
资阳市高三语文教学研讨会发言交流材料
“辨析并修改病句”复习方略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学 钟永辉
辨析、修改结构不当类的病句,可以测试考生驾驭句子结构的能力;辨析、修改表达不当类的病句,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作文修改能力和作文表达能力。
因此,“辨析并修改病句”这个点每年高考必考,其试题取料也新鲜,但其命题思路的基本模式并没有多大变化,所以要在这个点上弄出点什么新的东西,对于我来说,还有些困难。因此,我仅根据自己平时的一些做法和想法,分四个板块,来谈谈我对这个考点的一些认识和理解。
一、高考“辨析并修改病句”题的题面、题干、选材特点分析。
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析,我认为,近几年来的“辨析并修改病句”题有如下几个特点:
1、测试的重点突出。其命题范围基本锁定在《考试说明》中所规定的六种病句类型之内,即四“不” 一“结构”一“成份”:语序不当、搭配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结构混乱、成份残缺或赘余。在知识点的测试上,选择题多为理解层级,修改题多为应用层级。
2、所给的句子普遍为长句。正确的语句往往长得让考生顿起疑心,迷惑性很大。
3、选材时代气息浓厚。语病题的语言材料更新,生活味浓,时代味浓,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十分新鲜活泼,如今年的语料为a.法院判决,b.留学签证,c.网络游戏,d.NBA球赛;往年的语料涉及高科技骗子、知识与财富、舞台演出、高校招生、教育发展,电台栏目、国际风云等等,极具时代性、知识性、思想性和趣味性。
4、考查目的明确。从试题的来源看,高考试题中所选的病句一般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有代表性的句子;从试题的结构来看,每一道试题均从不同的方面来考查考生病句的辨识与修改能力,同一种语病在同一个题中不同时出现两次,即选择题型的病句试题的每一个错项分别代表一种病句类型(指小类)。
让学生明白这些,对于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时事,养成良好的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习惯,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对学生在做题时迅速调整思维的方向,尽快找出病因并排除干扰项也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