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各区2017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记叙文汇编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素材 / 中考专题素材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6/7 11:45:4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5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1470个字。

  2017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记叙文汇编
  写人
  2017石景山期末A卷
  阅读《以义制命从未言老》,完成第17–19题。(共10分)
  以义制命从未言老

  2016年9月4日,南开大学教授杨敬年先生于天津病逝,享年108岁。 
  虽是松龄鹤寿,杨先生的逝世还是让人感到意外。当讣告在南开大学官方微信甫一发布,就有网友回帖叹惜:“早晨刚看到先生当选牛津大学荣誉院士,孰料晚间就听到这一不幸的消息……”
  牛津大学荣誉院士,是两个月前牛津大学圣体学院颁发给杨先生的一项荣誉。这一荣誉是该学院授予杰出院友的最高级别头衔。为此,先生专门录制了答谢视频,进行了5分钟的脱稿演讲。这位108岁的老人,英文还像70年前在牛津大学求学时那么流利,思维也仍是那么清晰。
  先生曾说:“我的年龄是100多岁,但在旁人看来我的生理年龄只有70岁,而我的精神年龄却只有30岁。”
  克服逆境  做力所能及的事
  一进先生的家门,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靠墙的深色木质大书柜。书柜由六个双开门组成,里面摆满了各个年份出版的书籍。它们和主人的年龄一样,记录着历史的轨迹。
  这个房间的主人是我国财政学和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南开生活半个世纪,经历风风雨雨,尝尽人生百味。
  1957年,这个曾经的南开大学财政系主任,被错划为右派,被迫离开岗位22年。“文革”后期,他又遭遇了家庭变故,妻子因脑溢血瘫痪在床,两年后儿子因尿毒症不幸早逝。悲痛之余,家庭的支出,女儿的学费,儿媳和侄女的接济,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
  贫寒交迫、命运折磨,先生“以义制命”,消化着苦难。他坚持完成了学院交给自己的任务,翻译了7部经济学著作,并承担联合国文件翻译和审核工作,共计500万字左右。“不管将来或过去之有无意外,或意外之幸或不幸,而只用力做其所应做之事,此之谓以义制命。”冯友兰的这句话,影响和总结了他的一生。
  在这段艰苦岁月中,每当心中难以平静,他便会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和萧伯纳的故事,更支撑他走过了这段晦暗的生活。
  在他人看来,不管经历天大的磨难,先生始终能从追求学问中找到安慰和力量。
  情系南开  71岁重归教育一线
  1979年,先生恢复教授职称后,要求重回讲台:“做学问、教书是我最擅长的事情,若不能为教育事业做些事,必将是一生之憾。”当时他71岁,早已过了退休年龄。
  两年前,他已自告奋勇,为几位政治经济系学生讲授专业英语课程。那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入学摸底考试后,学院决定为几位英语成绩较好的新生,单独开设英语学习班。两年间,听课的人由六七个学生,扩展到几十个学生和青年教师。
  先生每学期都托朋友从香港、美国带回西方经典经济类原著和杂志,再从中摘取适用的文章,亲自编写专业英语教材。起初,同学们都认为课本太难,上课听不懂,年纪最小的邹玲因为太多单词不懂,动了退课的念头。
  她到老师家中想说明情况,却看见70多岁的杨教授在自学法语。先生向她说起自身的求学经历:因时局动荡,他比常人多花了12年求学,直到1948年才拿到牛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你们年轻人要珍惜能够学习的机会,不要因为一点小困难就放弃,看看我就知道,只要开始,就永远不晚。”
  先生坚持先难后易的原则,一学期下来,班上同学的英语成绩突飞猛进,阅读外国文献的速度越来越快。
  同为77级学生的孟宪刚觉得更幸运。学院决定为四个有俄语基础的学生专门开设俄语课。但当时能教英语的教师都极度稀缺,更不用说是其他语种。这时,先生再次站出来说,自己当系主任时自学过,可以一试。
  孟宪刚怀疑这位从牛津大学留学归来的教授,未必教得了俄语。第一次上课,先生带来了自己总结的语法资料,并坚持用原著讲课。两年课程结束后,孟宪刚在人大研究生考试中取得了90多分的外语成绩,超过许多俄语专业的学生。
  高校讲台,先生一站就是16年。直至1994年,86岁高龄的他才宣布,因身体原因不再授课。16年来,先生每节课都提前到教室,下课铃响起后,也要多讲两分钟才走。
  “先生总是穿着灰蓝的中山装或者黑色西服,声音也特别洪亮,比谁都精神。”邹玲忘不了80多岁的先生站在讲台上时,那种痴心于“传道授业解惑”的感染力。
  笔耕不辍  百岁自认远未年迈
  回归正常教学后,先生家里时常有学生登门。不管在做什么,只要学生来请教,他一定放下手中的事,优先帮学生解决难题。“杨教授有求必应,从来不会拒绝。”不少学生这样描述。
  与学生交流之余,先生的全部时间几乎都用在读书上。日常花销80%以上用于买书是年轻时养成的习惯,送书给学生则成为退休后的新习惯。这些年,光邹玲一人,就收到他108本赠书。
  90岁时,他还创造了一个奇迹。当时,撰写了两年的综合性论著《人性谈》刚出版,陕西人民出版社就联系他,提出翻译《国富论》的请求。这对于研究经济多年、又有着专业英语水平的先生来说,并非难事。只是90岁高龄,需要多久译完,编辑们做好了等待两三年的准备。
  先生却默默制定了翻译计划:每天3点起床,翻译4个小时,7点准时锻炼,一小时后吃早饭,再看会儿书,11点半吃午饭,下午校对,并且做翻译下一篇的准备工作,晚上8点左右睡觉。在精准又严苛的时间表下,11个多月后,74万字的译文顺利交稿。该译本在4年内,重印8次,发行5万本。一本经济学专业的书籍成了受人欢迎的畅销书。
  上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兴起,91岁的先生决定买一台电脑,用途只在于两点——写邮件和看新闻。此后,他不再给学生写信,而是坐在电脑前码字,每周定期给国外学生发电子邮件,从不间断。有人登门拜访,谈论起国家大事,他也可以滔滔不绝说上大半个钟头,不少都是从新闻网页上浏览到的信息。
  在近年出版的自传《期颐述怀》中,先生还专门写了一篇如何安度晚年的文章。在他看来,自己远没有到“年迈”的时候。而晚年是人生的绝妙时光,工作与学习并不因年岁的增长而停止。
  2013年患肺炎后,先生身体每况愈下,但仍要求保姆每天早晚为他读一小时书,并一直坚持到生命最后一刻。大多时候,他喜欢听唐诗宋词,每听一次,便跟着背诵出来。名人传记和四书五经,他也会跟着一起念。
  百岁之前,先生每年应学校邀请,会在新生开学仪式上发表演讲,每次内容都不尽相同。今年,他原本答应了在南开新生入学仪式上,再做一次开学演讲。
  9月4日,和孙子说笑着“过两天就能出院”的先生,病情突然急转直下,随后陷入昏迷状态,再未醒来。这一天,距南开新生入学,不到一周。
  17.阅读全文,请你用一小段话向身边的人介绍杨敬年先生,说清对他的评价以及他的主要经历和成就。(4分)
  答:
  18.本文三个小标题对应着三部分,下面的材料插入哪部分最为恰当?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杨敬年先生认为自己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生最大的幸福”。他说:“我40岁得到牛津大学博士学位,80岁成为中国共产党员,实现了自己的夙愿。牛津博士是求学的顶峰,共产党员才是做人的顶峰,二者不可相提并论。”
  答:
  19.文中的哪句话打动了你?结合该句谈谈你的感受。(3分)
  2017石景山期末B卷
  阅读《用脚丈量四九城》,完成第14–16题。(共10分)
  用脚丈量四九城

  舒了,原名舒世忠。改名字,是退休后的事情。
  5岁时母亲过世,经历过4次失学,当司机,被打成右派,下放,转岗当列车员、检验员……舒了形容自己的前半生:理想破灭,工作不得志。“想做大事”却又碌碌无为。
  退休后,舒了决心和“没什么用”的前半生“决裂”。“了”,是退休了的了,完了的了,心未了的了。
  这个“老北京”,花23年的时间,寻访北京城外二环、内二环的大小胡同,用手、纸、笔、脚,描绘老北京城的胡同全景。
  和前半生“决裂”
  “回想起自己的一生,既无成就,也无建树,想上学、想做大事理想的破灭,使我一辈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