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一中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9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5/24 12:21: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3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小题,约15000字。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
  (银川一中第三次模拟考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考生必须按照题号在答题卡各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写出草稿纸上、超出答题区域或非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目涂黑。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外的历史上,宗教和文艺总是结下不解之缘。原始文艺和原始宗教,可以说是同时形成,而且有着共同的认知根源,即对现实的主观幻想的认识。当然,原始文艺的产生是由于人类审美的需要,原始宗教的产生则是人类企图掌握自然的要求。而原始宗教一旦产生,它就要利用原始文艺,同时也激发了原始文艺的发展。在远古时代,初民将某种动植物当作神来崇拜,这叫图腾崇拜。弗洛伊德将图腾崇拜看作原始的宗教形式,而图腾崇拜与原始文艺的关系就很密切。在原始社会中,神的意识占主导地位,文艺与它相关是必然的。 
  后来,虽然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分离,但宗教为了自身的需要,仍旧离不开文艺。基督教的《圣经》,本身就是文学性很强的神话历史故事,佛教经典除一部分经论之外,也有一些文学性很强的经传,如《六祖坛经》等是用佛祖的传记故事来宣扬佛法。但经典无论怎样有文学性,也只能以知识分子为读者对象,还不可能普及到下层群众中去。为了广泛地在善男信女中传教,宗教还要利用文艺作为传经布道的工具。历史上许多名画,其实都是以宗教为题材的宣传画。如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就是应教会之邀,画在圣玛利教堂修道院食堂的墙壁上的。佛教中的雕塑和绘画也不少。“南朝四百八十寺”,哪一个寺院没有佛像,而且还有壁画。此外,宗教还广泛地利用其他文艺形式为己所用,如音乐、文学等。
  宣传宗教的艺术当然有着麻醉人民的作用,但宗教也推动了艺术的发展。罗马教堂和中国敦煌、云岗、龙门三大石窟里的雕塑和壁画,都成了人类的宝贵艺术财富。有些巨型佛像,如果没有狂热的宗教精神,是难以完成的,它们在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龙门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就被称为我国古代雕塑作品中的最高代表。有些宗教艺术,在文体上还有创新作用,如佛教变文,就对我国说书艺术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并间接促进了小说创作的发展。
  作家的文艺思想受宗教思想的影响,是相当普遍的现象。作家不一定创作宗教艺术,但由于思想上受教义或经论影响太深,于是潜移默化,就会反映到他们的创作中来。托尔斯泰的“勿以暴力抗恶”和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就是基督教思想的表现。中国古代作家受佛道二教的影响也很深。如李白,深受道家思想影响,“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就是他游仙诗中的名句。王维的许多写景小诗,其实都渗透着禅理。《鹿柴》是我们熟悉的五绝:“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它通过深山密林境界之空灵,声音色彩之恍惚微妙,以显示出世界一切事物都不过是虚假的幻觉。宗教思想对文艺思想的影响有时是有形的,有迹可寻,有时是无形的,如中国古代自然淡泊的诗,或表现宁静幽远境界的画,都是这种无形影响的表现。
  (摘编自吴中杰《文艺学导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始文艺和原始宗教关系密切,两者形成时间大体一致,从对现实的主观幻想的认识角度能判断出两者的认知根源是相同的。
  B.初民将动植物作为神来崇拜,因此弗洛伊德认为图腾崇拜是原始的宗教形式,并认为图腾崇拜与原始文艺的关系很密切。
  C.文艺从属于世俗文化的范畴,虽然后来世俗文化和宗教文化分离了,但文艺有时仍会作为工具发挥着宣扬教义的作用。
  D.圣玛利教堂修道院食堂中的壁画《最后的晚餐》,是教会为了传经布道而请达•芬奇画的,这幅名画的题材就是宗教。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敦煌石窟里的雕塑和壁画能成为艺术珍品有赖于宗教的推动,同时也不可否认,这些艺术珍品也因宣传宗教而对民众有麻醉作用。
  B.作为一种宗教艺术,佛教变文在文体上有创新作用,并对我国说书艺术的发展和小说创作的发展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芳兰振蕙叶
  ⑴1980年,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通过考试,毅然选择宜春地区(现宜春市)奉新县澡下乡泥洋村小学,当了一名深山孩子王。她不顾家人的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不通班车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