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840字。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专题(发表《中学生报》)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专题
作者:任维东
中考说明文阅读的基本特点
说明文阅读是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地中考常考的内容。以2003年中考为例,在笔者搜集的38个省市的中考语文卷中,考查到说明文阅读的就有20个,所占比例为52%,其中选文出自课内的5个,选自课外的15个。选自课外的材料大多是当代人们普遍关心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内容。涉及到非典、病毒、环保、沙尘暴、生物保护、科技发明、网络、自然现象等。这些选文趣味性强、时代性强。因此,考生在应考复习时,应密切关注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科学话题,如神舟飞船发射、航天技术、禽流感、环境保护等,尽量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相关知识,增加自己的科学知识储备。考场上遇到自己熟知的文段,应考的信心必然大增,应考的效果自然很好。
中考说明文阅读常见考查知识点与备考策略
一、考查对说明方法的掌握。
考说明文阅读,自然少不了考查对说明方法的掌握。纵观各地考题,“说明方法”一直是最常考的知识点之一。典型题如2003年辽宁省题第11题:选文第二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2003年黑龙江省题第13题:选文中的画线句子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说说他们的作用。2003年河南省题第13题: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主要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解题方略:此类题是送分题,考生一定要抓住。备考时要把常用说明文方法的种类、作用明了于心,考试时自然能准确应答。
二、考查对说明顺序的掌握
说明顺序是说明文写作的结构手段,是理清文脉的关键。中考对此项内容的考查不是太多,因其难度较小。典型题如2003年山西省题第13题:文章以__________为说明顺序,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的说明方法。2003年辽宁省题第12题: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解题方略:此项内容也是送分题,应确保全拿不丢分。备考时记准几种常用的说明顺序即可,考点的难度较低,一目了然。
三、考查正确理解词语的能力。
说明文中常会用到一些术语,代词、特定语,对这些词语理解正确与否会影响到对全文的理解。因此,中考中对此类词语理解的考查较为普遍。如2003年河南省题第12题:在第④段中,“适合替代物”是指替代________的物质。2003年山西省题第12题:快速 浏览全文,写出“平台”一词的本义和在电脑上、其他行业中的不同含义。2003年济南市题第19题: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由此看来”中的“此”指代哪些内容。
解题方略:解答此类题把握一点,那就是“词不离句”,也就是说要根据句子的意思推断词语的意思,有时甚至要根据全文的意思推断词语的意思。千万不要从字面去理解。
四、考查对用词准确性的理解。
说明文的写作最注重用词的准确性。所以常做为修饰语的副词及一些名词、代词、形容词的运用也就成为中考常考的内容。如2003年济南市题21题:请你说一说下面句子加点词语和短语的表达作用。据气象学家分析,强冷空气带来的大风天气,前期干旱少雨、气温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