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东省潍坊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8230字。
2016年山东省潍坊市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15分,每小题9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庄重/庄严)的南湖书院,书香弥漫,静谧安然。书院正门有一副笔力道劲的楹联:“。”历经(幽远/悠远)的岁月,隽永的联句仍似甘霖点点,滋润着人们的心田。徽州莘莘学子在这里开启人生的智慧,,如一颗颗莲子,绽放成一朵朵璀璨的莲花。饱读诗书、搏古通今的学子们走出徽州,展翅高飞,擎天地日月,度人世沧桑。
粉墙黛瓦,曲径通幽,儒风雅韵,关不胜收。(徜徉/徘徊)于徽州,如痴如醉,真想在这片书香氤氲之地诗意栖居。
(1)文中加点的词语读音和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C
A.静谧 莘(xīn)莘学子 B.隽(juàn)永 搏古通今
C.璀(cuǐ)璨 人世沧桑 D.氤氲 曲(qǔ)径通幽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B
A.庄严 幽远 徘徊 B.庄严 悠远 徜徉
C.庄重 幽远 徜徉 D.庄重 悠远 徘徊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D
A.细嚼梅花读汉赋,漫研竹露裁唐诗
书墨之香慢慢滋养了幼小的生命
B.漫研竹露裁唐诗,细嚼梅花读汉赋
幼小的生命被书墨之香慢慢滋养
C.漫研竹露裁唐诗,细嚼梅花读汉赋。
书墨之香慢慢滋养了幼小的生命
D.细嚼梅花读汉赋,漫研竹露裁唐诗
幼小的生命被书墨之香慢慢滋养。
【考点】语段综合考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识记字音、字形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明题目要求,然后认真分析每组词语,先看字形,然后根据词语的含义确定字的读音.
(2)本题主要考查“庄严和庄重”“悠远和幽远”“徜徉和徘徊”,解答本题首先要辨析词语的含义,其次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看词语运用是否恰当,看词语运用得是否恰当可以看是否属于“望文生义、搞错对象、不和逻辑、不辨褒贬、重复赘余、歉敬不分”等几方面考虑;
(3)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语句衔接的能力,解答本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选择,首先要阅读语段,根据上文是一幅书院正门的“楹联”所以要思考“楹联”的特点和内容(与读书有关),第二处是关于学子这一内容,所以要注意语句要和上下文衔接;
【解答】(1)
A.莘(xīn)莘学子应读“shēn”;
B.“ 搏古通今”应写作“博古通今”;
C.正确;
D.曲(qǔ)径通幽应读“qū”;
故选C.
(2)
庄严:庄重而严肃.庄重:<言语、举止>端庄稳重;不随便;不轻浮;
悠远:①离现在的时间长.②距离远;
幽远:深远;远而幽静;
徘徊: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②比喻犹豫不决;
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第一处根据语句“南湖书院,书香弥漫,静谧安然”可以看出,语句强调的是“书院庄重而严肃”,所以用“庄严”符合语境;
第二处根据语句“历经…岁月”可以看出,语句强调的是“时间的长远”,所以用“悠远”符合语境;
第三处根据语句“于徽州,如痴如醉,真想在这片书香氤氲之地诗意栖居”可以看出,语句强调的是“在安徽悠闲、安闲自在的步行”,所以用“徜徉”符合语境;
故选B.
(3)
第一处依据对联一、三字平仄未对,其余平仄完全相对,上联末尾字即上联脚必须仄声,下联脚必须平声,可排除BC,可选AD;
第二处根据“徽州莘莘学子在这里开启人生的智慧”和语句“如一颗颗莲子,绽放成一朵朵璀璨的莲花”可以看出空白处应填写“幼小的生命…”承接上文,然后说开启智慧的作用相衔接;故排除A;
故选D.
参考答案:
(1)C;
(2)B;
(3)D.
【点评】本题属语言的综合运用,解答本题首先要认真阅读语段,根据语段内容推断字音、字形,根据词语的含义和具体的语境选用词语,对于语句的衔接要注意语句的前瞻和后延,根据分句之间的关系填写语句,是语句连贯衔接,根据分析可以看出平时要正确运用现代汉语,规范使用现代汉语.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违背了这个规律,就会催生出一些年纪轻轻的学究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B.莱万多夫斯基在本赛季状态极佳,他有着九分钟进五球的惊人发挥,多家豪门俱乐部有意和他签订城下之盟.
C.在以“阅读,让社会更文明”为主题的云龙书展上,精品图书琳琅满目,引得万千读者齐聚云龙湖畔,共赴一场美丽的心灵之约.
D.马帮在茶马古道上已传承千年,在中国大西南的土地上,马帮的赶马人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走过了山高水低,走过了春夏秋冬.
【考点】成语.
【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成语是一类特殊的词语,有其固定的含义和搭配,在句子中我们要考虑语境,不能脱离句子含义而只考虑成语意思,做题时要仔细谨慎.
【解答】A.老态龙钟:龙钟,行动不灵便的样子.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此处“用错对象”,不能指儿童.
B.城下之盟:指在敌方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服的和约.此处“不合语境”,没有被迫之意.
C.琳琅满目:琳琅,精美的玉石.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此处指精品图书,合适.
D.山高水低:比喻不幸的事情.多指人的死亡.此处“望文生义”.
故选:C
【点评】成语有一些常见的错误类型,如“望文生义”“误用褒贬”“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累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我们要熟记其中的典型成语,学会全面分析成语,准确掌握词语含义.同时建议同学们,把一些常用词语整理成册,利用闲暇时间多读多记.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十二五”期间,我国文物事业、特别是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迅速,成果显著,这些成绩靠的是全体文物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取得的.
B.就备受关注的非法经营疫苗案,国家相关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案件调查处置的进展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出的诸多问题.
C.曹文轩的作品是独特的,虽然发生在中国,但它的主题关乎全人类,这是他荣获世界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的最重要原因.
D.面对猛烈的反腐风暴,许多官员心里自然不会无动于衷,惴惴不安者有之,患得患失者有之;当然,为官清廉内心坦荡的也大有人在.
【考点】病句辨析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了解常见病句类型以及掌握划分句子结构的能力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正确表述,也可以和同学多交流,这样就可以慢慢培养我们的语感.
【解答】A.“这些成绩靠的是全体文物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取得的”句式杂糅,改为“这些成绩的取得靠的是全体文物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或者“这些成绩是靠全体文物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取得的”;
B.正确;
C.“发生在中国”搭配不当,把“发生”改为“产生”;
D.“心里自然不会无动于衷”成分赘余,“无动于衷”就有“内心”的意思,去掉“心里”;
故选:B.
【点评】常见的赘余现象有:
“当前”和“当务之急”的连用,“十分”和“酷”的连用,“十分”和“悬殊”的连用,“防止”和“不再”的连用,“令人”和“堪忧”的连用,“过分”和“溢美”的连用,“悬殊”和“很大”的连用,“更为”和“弥足”的连用,“过分”和“苛求”的连用,“可以”和“堪称”的连用.
二、(9分,每小题9分)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何谓“担当”?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接受并负起责任”;《辞海》的解释是“担负;承当”。其基本意思都是勇于接受,并承担起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