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5400字。
试题详解
高中同步测控优化训练(一)
第一单元(A卷)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选出下列注音全错的一项( )
A.桑葚(shèn) 汤汤(shānɡ) 夙兴(sù) 婀娜(nuó)
B.公姥(lǎo) 迢迢(tiǎo) 守拙(chù) 愆期(yǎn)
C.窈窕(tiǎo) 脉脉(mò) 勇剽(piāo) 连翩(piān)
D.蹑履(niè) 溘死(kè) 方枘(ruì) 攘诟(ɡòu)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词读音的辨析能力。A、C、D三项全对。B项中“姥”读“mǔ”,“迢”读“tiáo”,“拙”读“zhuō”,“愆”读“qiān”。
答案:B
2.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银河水清又浅,又能相隔多远呢?可是牛郎与织女不能相会,揭示出愿望和现实的矛盾。
B.“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白马带着金黄色的笼头,一白一黄,色彩鲜明;轻捷地奔驰在西北地区,何等有气势。表面写马,实则写人。
C.“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少年离开家乡,扬名塞外沙漠,只用一句,便写出了少年不平凡的经历。
D.“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是写近景,在那静幽的远离人世的村落里,不时飘出缕缕炊烟。
解析:D项该句应是写的远景。
答案:D
3.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方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C.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D.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
解析:除C项运用比喻的手法外,其他均运用借代手法。
答案:C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屈原是“骚体诗”的创造者,又是积极浪漫主义的始作俑者,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B.《诗经》中的《卫风·氓》一诗,给我们展示的是“痴心女子负心汉”的婚姻悲剧,信誓旦旦只不过是一时的甜言蜜语。
C.曹植的《七步诗》,展示的不止是才情,还有那煮豆烧萁的悲哀。
D.陶潜归隐田园之后,过着焚琴煮鹤的生活,远离尘嚣,何等快意,何等潇洒。
解析:A项中“始作俑者”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与该语境不合;B项中的“信誓旦旦”形容诚恳地发誓,只可用作谓语;D项中的“焚琴煮鹤”是指糟蹋美好事物,并非指隐逸生活的潇洒。
答案:C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胜不敢复相士。
B.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C.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D.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解析:B、C、D三项中的“相”都表示动作偏指一方,而A项中的“相”字则是“鉴别”的意思。
答案:A
6.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皎皎河汉女(天河,即银河)
终日不成章(经纬线交织成的幅面)
B.俯身散马蹄(箭靶子)
幽并游侠儿(爱交游,有侠义的人)
C.连翩西北驰(轻捷的样子)
扬声沙漠垂(通“陲”,边境)
D.依依墟里烟(烟雾凝聚,不四处飘散)
暧暧远人村(昏暗,模糊)
解析:D项中“依依”应为“轻柔而缓慢地飘升”的意思。
答案:D
二、(12分,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7.比较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终日不成章 ①纤纤擢素手
②芳菲菲其弥章 ②十三能织素
A.两个“章”相同,两个“素”不同
B.两个“章”不同,两个“素”不同
C.两个“章”相同,两个“素”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