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7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基础知识与综合运用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中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6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5/7 16:34:4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53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2550个字。

  北京市2017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基础知识与综合运用
  复习清单
  1.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2.规范书写汉字,了解汉字的基本特点,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了解一些最具代表性的书法家和作品,能从笔画、结构、章法以及内涵等方面初步感受书法之美。
  3.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掌握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标点符号等语文知识。
  4.能根据需要利用相关知识,综合运用语文能力,解决语文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5.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备注:2016年语文学科的《考试说明》在“基础运用”部分提出了学生要能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同时对于要求背诵和默写的古诗文,要注意积累、感悟和运用。这体现出更加强调以汉字为载体的文化内涵,古诗文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工具,更强调学生对它的理解和感悟。再综合后面附录古诗文背诵及文言文增加课外篇目的考查,可以看出在考试中对传统文化的考查比重逐步增加的趋势。
  真题回放
  【例1】(2016•北京)春节是团圆的日子,也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日子。请你根据要求,回答第(1)~(5)题。(共16分)
  (1)下面是四幅不同书体的“福”字。请你选择一幅贴在自家的门上,向家人说明你选择的这幅字属于哪种书体,并结合这幅字的书体特点说明你选择的理由。(3分)

  你选择:第幅书体:理由:(限4个字)
  【答案】(示例一)一隶书古朴典雅(示例二)二楷书端正周正(示例三)三草书飘逸洒脱(示例四)四行书自然流畅(选择一个即可)
  【试题解析】以春节这一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为主题,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考查材料上,选取了贴“福”字,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四幅“福”字,有王羲之、颜真卿、怀素和现代书法家刘炳森的,涉及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四种基本书体,由学生选择其中一幅,说明书体和选择的理由。这道题目看似简单,实际全面考查了书法字体的判断、特点、赏析。
  【解题指导】一要熟悉篆、隶、楷、行、草各种书体的特点,才能判断出字体。二要辨别书法名家的不同风格。
  (2)下面是利用汉字结构创作的一幅窗花。这幅窗花中有四个跟“口”有关的汉字。请你将这四个字填入下面的方框内,组成一个表达人生态度的四字短语。(2分)

  【答案】唯吾知足
  【试题解析】用窗花的形式来考查汉字的间架结构,颇有新意。
  【解题指导】平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正确把握汉字的间架结构。
  (3)下面适合春节张贴的上联和下联分别是()(2分)

  【答案】AC
  【试题解析】在春联的张贴过程中,考查对偶修辞。
  【解题指导】根据题意,“适合春节张贴的对联”,B、E是婚嫁联,D、F是祝寿联,A、C符合题意,根据对联仄起平收的特点,A为上联,C为下联。所以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根据语境,合理选择对联的内容,然后再结合对联的相关知识判断上、下联。
  (4)为响应校团委“新春致敬子弟兵”的倡议,有位同学给边防战士写了一封慰问信。下面是信中的一段文字,其中字、词、句各有一处错误,请你找出来。(3分)
  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你们却依然艰守在祖国最北端的边防线上。那里风雨交加,天气恶劣,但你们舍小家为大家,克服重重困难,为我们站岗巡逻。你们的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字:词:句:
  【答案】艰风雨交加你们的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试题解析】在慰问信的修改中,考查字词句的使用。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与生活结合、与文化结合、与阅读写作的实际应用结合。
  【解题指导】平时注意积累多音字、误读字、易错字,要聚焦语言运用,掌握随文学习的基本词汇、语法知识、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实际运用效果。要重视听、说、读、写的结合,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应用的联系。
  (5)今年是农历“猴年”。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第①~③题。(6分)
  生肖也叫属相,是代表十二地支而用来记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十二属相之说在东汉时已有记载。在十二属相中,猴位列第九,即“申猴”。由于“猴”与“侯”同音,人们就通过创作一只猴子骑在马背上的吉祥画、玉雕、木刻、剪纸等艺术作品寓意“马上封侯”。猴子的形象也常出现在文学作品里,童话里有“猴子捞月”,寓言里有“朝三暮四”,。有关猴的成语也不少,如“猴年马月”“沐猴而冠”。可见,“猴”在我国文化领域留下了诸多痕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