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蛇者说》同步练习7
- 资源简介:
约5350字。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第19课《捕蛇者说》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dàng) B.然得而腊之以为饵(xī)
C.吾嗣为之十二年(sì) D.往往而死者相藉也(jí)
答案:D
解析:
分析:“藉”在这里应读“jiè”。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多音字字音的掌握情况。
2.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而乡邻之生日蹙/黑质而白章 B.竭其庐之入/其真不知马也
C.悍吏之来吾乡/主人处处款之 D.虽鸡狗不得宁焉/故虽有名马
答案:D
解析:
分析:D中的“虽”都是即使的意思。而A中的“而”一个表转折,一个表并列;B中的“其”,一个是代词“他们的”,一个是语气词“难道”;C中的“之”,一个是不翻译,一个是代词。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的掌握情况。
3.加点字注音和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
A.而乡邻之生日蹙(cù ) 蹙:窘迫。 B. 谨食(sì )之,时而献焉 食:吃
C.曩(nǎng)与吾祖居者 曩:从前。 D. 蒋氏大戚(qī ) 戚:悲伤
答案:B
解析:
分析:B.食:喂养。故答案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的翻译。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B.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C.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D.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下面
答案:B
解析:
分析:正确的划分为: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断句的划分。
5.选出下列各题中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 )
A.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现在即使死在这上头,比起我乡邻们的死已经是晚的了。)
B.吾尝疑乎是。(我曾经对这句话怀疑过。)
C.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男子汉也爱他的小儿子吗?)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的心意不在于酒醉,还在乎山水之间吗?)
答案:D
解析:
分析:D项翻译为: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翻译。
6.加点词的用法或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B.吾恂恂而起
其真无马耶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C.岂若若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D.又安敢毒耶
桓侯故使人问之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答案:B
解析:
分析:A其:他的/语气词;C之:助词/代词;D毒:怨恨/毒害。B项“而”都是表修饰。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
7.对下面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蒋氏听说要恢复他的赋税竟然大哭起来,“赋敛之毒”可知也。
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该句引起下文,直贯至“捕蛇独存”。极言赋敛之苦。
C.后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应这样划分:而/乡邻之生/日蹙
D.“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的意思是:(捕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