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克段于鄢》备课素材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二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2/29 12:47:2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500字)
郑 伯 克 段 于 鄢
    本文选自《左传》。《左传》与编年体史书《春秋》有密切联系。《春秋》本是东周时期各国史书的通称。现在的《春秋》是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春秋》记事是按鲁国十二公的顺序来叙述的。鲁国十二公是: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它所记述的事情开始于鲁隐公元年(鲁国第十四代国君,前722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春秋》记事过分简略,共一万八千字。
《左传》是解释《春秋》经义的,所以《左传》又称作《春秋左传》或《春秋左氏传》。
本文选自《左传.隐公元年》,记叙了这样一段史实:郑庄公的弟弟共叔段在他母亲的支持下,企图夺取君位;而郑庄公则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段,最后战胜了公叔段。郑庄公曾发誓同他母亲“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后来采纳了颖考叔的建议而“遂为母子如初”,矛盾得到了解决。
郑伯…于鄢:《春秋》中只有这一句话。这一句话就充分体现了《春秋》笔法:寓褒贬于简短的文字之中。
郑,国名,在今河南新郑县等地。伯:伯爵,春秋时有五等爵:公、侯、伯、子、男。郑国国君属伯爵,故称其为郑伯。孙良明《“郑伯”之“伯”非伯爵》(《中国语文》2000年1期)认为:春秋中诸侯国国君可以混称为公侯伯子男。如杞国国君《春秋》中称“杞子”、“杞伯”、“杞侯”。所以公侯伯子男是诸侯国国君的通称。克:战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段:共叔段,庄公的弟弟,共:他逃跑所到国的国名,“叔”是排行(伯仲叔季)的“叔”。段:是其名。鄢,地名,今河南鄢陵县境内。    郑庄公在鄢地战胜了他的弟弟段。    为什么说这句话体现了《春秋》笔法?伯:强调其爵位,有爵位的人却不好好教育弟弟,讥讽他作为哥哥居心叵测,故意让弟弟犯错误,最后打败他。克:象两个国君打仗,本来是小小的一战,可其斗争性质象两个国君一样。为何称段,称名,是不尊敬的,讥讽他弟不象弟,所以直呼其名。
初:时间名词,当初。有人称时间副词,这是不妥的。因为表“当初”义的“初”和表“现在”义的“今”,表“过去、从前”义的“昔”、“曩”、“向”等既能作状语,又能作定语和宾语。所以这是追述往事的习惯性用词。初,把时间推前了39年,那年庄公的父亲娶武姜为妻。郑武公,姓姬,名掘突,是郑国的第二代国君。武公的“武”和庄公的“庄”都是谥号(shì),即国君死后根据生产事迹所取的封号。“公”是诸侯的通称。这些历史是庄公死后整理出来的,所以叙述他们生前的活动,都要用死后的谥号。
于:介词,从。申,申国,姜姓,在今河南南阳县。当时同姓不能结婚,所以郑国国君要娶异姓国的女子为妻。武姜:武公妻子姜氏,武是她丈夫的谥号,姜是她娘家的姓。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