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2016-2017学年度上期高一语文期末检测题
- 资源简介:
共17题,约13040字。
青白江区2016-2017学年度上期高一语文期末检测题
(青白江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位号,无误后将本人姓名、考生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2.必须在题目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请将第Ⅰ、Ⅱ卷单项选择题答案填涂在指定位置,填涂时,必须使用2B铅笔规范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O.5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作答。
4,保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折叠,严禁使用涂改液和修正带。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间词话》传统审美的现代意义
薛红
“情真”是判断文艺作品的重要标准。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审美标准之一是“情真”,即情感真。这一情感并非仅指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感情,也包括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投入的情感和作品中所传达出来的情感。能做到情感真挚,描写自然恳切。好的文艺作品本身就是真挚情感的产物,而不能吸引人、打动人的作品,就在于作者本身投注的情感不够。
作品的真挚与恳切如何才能达到呢?在王国维看来,要做到在文字描写上“不隔”。“不隔”是自然不牵强的描写,是与事物的直接观照与对话。王国维认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所谓“语语都在目前”,所取之优点就在于描写自然真切,是在真切情感下所描绘的真实的自然景观,包括真切的情感表达。从王国维的衡量标准来看,他所赞成的是经由真情实感支配下的自然的描写,而不是流于表面的空泛形容以及辞藻的盲目堆砌。这对我们今天的文艺创作同样有着指导性意义。作者对所创作的人、事、物有着亲切的情感,深切的熟悉度,能做到从生活中来,又能够高于生活,回归生活,这样的作品就是好的作品,是顺应时代要求的作品。
“格高”是文艺作品创作的内涵底蕴。“格高”并不完全是格调高,王国维不反对格调高,但他认为仅有格调之高尚不够“格高”的标准。他批评姜夔说“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之作者也”。姜夔的“格调之高”当指文字的高雅和用语的雅致、细密,这种格调更多指的是外在优美的表现形式,而“读东坡、稼轩词,须观其雅量高致,有伯夷、柳下惠之风。白石虽似蝉蜕尘埃,然终不免局促辕下”。在王国维看来,姜夔缺乏的就是这个雅量,是从东坡、稼轩词中读出的胸襟气度,是内在的精神力量,是文章的“言外之味,弦外之响”。对文学作品的审美判断应该从作品的神韵,即从作品所传达的精神状态来着眼,词作的精神状态其实也深深联系着词作者的精神状态,展现着他们的胸怀气质。所以,“格高”不单是格调之高(格调仅关乎形式与外表),更是品格之高;既可传达作品的精神内核,又可折射作者的精神面貌。它是文艺作品创作的内涵底蕴,也是作者内在的一种精神表达。
“情真”与“格高”是优秀文艺作品审美特征的内在统一。诗人在描写事物的个体特征方面既能注重细节,深入事物的内在特质,在情感上充分理解事物的存在状态与存在方式,又能够在事物存在的大环境中感知事物的运行规律,以及和外在环境的关系。这实际上就是要求诗人在刻画事物时做到情真与格高。“情真”是优秀文学作品得以成立,得到读者承认的基础,“格高”则体现出作品的神采风韵。
王国维对文学作品“情真”与“格高”的审美判断,为我们今天的文艺作品创作提供了一种有益的镜鉴,即文艺作品应以社会生活中的真情实感为基础,这既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凝练,又是对时代精神的一种表达。
(选自2016年1月16日《光明日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情真”这一审美标准,也是判断文艺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情感真挚的文艺作品肯定是好作品。
B. 所谓“情真”就是情感真挚,它既指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情感,也包括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投入的情感和作品所传达出来的情感。
C. 所谓“不隔”就是作品在文字描写上自然不牵强,是与事物的直接观照和对话,它是作品达到情感真挚恳切的途径。
D. 所谓“格高”不单是格调之高,不单是外在优美的表现形式,更是品格之高,它是文艺作品创作的内涵底蕴。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好的文艺作品之所以能吸引人,打动人,是因为作者本身在写作中投注了足够的情感,使作品情感真挚,描写自然恳切。
B. 只要作者对所创作的人、事、物有着亲切的情感,能做到从生活中来,又能够高于生活,就能创造出顺应时代要求的优秀作品。
C. 王国维批评姜夔,认为他的作品仅是文字高雅,用语的雅致、细密,但意境狭小,品格不高,缺少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
D. 词作的精神状态与作者的精神状态紧密相连,展现着他们的胸怀气质,从作品所传达的精神状态着眼又可以对作品作审美判断。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王国维赞成经由真情实感支配而不是流于表面的空泛形容以及辞藻的盲目堆砌下的自然的描写,这对今天的文艺创作同样有着指导性意义。
B. 作者对所创作的对象有着亲切的情感,深切的熟悉度,能做到从生活中来,又能够高于生活,回归生活,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就是顺应时代要求的好作品。
C. 文艺作品是否优秀,首先看其是否“情真”,这是作品是否得到读者认可的基本要求,当然,“格高”也不可或缺,它是对作品神采风韵方面的更高要求。
D. 王国维提出的文艺作品“情真”与“格高”的评判标准,给当今的文艺创作指明了方向,我们的文艺创作既要根植于社会生活,又要传达时代精神。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郑辰,字文枢,浙江西安人。永乐四年进士,授监察御史。江西安福民告谋逆事,命辰往廉之,具得诬状。福建番客杀人,复命辰往,止坐首恶,释其余。南京敕建报恩寺,役囚万人。蜚语言役夫谤讪,恐有变,命辰往验。无实,无一得罪者。谷庶人谋不轨,复命辰察之,尽得其踪迹。帝语方宾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