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段考高一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4/21 10:06:5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1小题,约11580字。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段考高一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张晓倩   审题人:张雪梅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认真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所有选择题的答案用铅笔填在答题卡上。
  第I卷   阅读题
  一、文言文阅读(共21分)
  (一)课内古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共13分)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节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夜缒而出                          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B.敢以烦执事                        执事:办事的官吏,这里指对对方的敬称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出使的人携带的物品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
  2.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对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焉用亡郑以陪邻        敢以烦执事         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
  A.两个“以”相同,两个“封”不同
  B.两个“以”不同,两个“封”不同
  C.两个“以”相同,两个“封”相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封”相同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B.《战国策》的作者已不可考,经西汉刘向整理,内容多为战国时期策士的活动和言论。
  C.司马迁所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被鲁迅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D.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二)课外古文。(8分)
  孟子少时,东家杀豚,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豚何为?”母曰:“欲啖汝。”其母自悔而言,曰;“吾怀娠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之教也。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乃买东家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5. 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豚何为?”母曰:“欲啖汝。(4分)
  (2)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4分)
  二、诗歌鉴赏(共19分)
  (一)课内诗歌。按要求完成6〜8题(共9分)
  6. 对《登高》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首句的“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
  B. 尾联的“繁霜鬓”对“浊酒杯”,能使读者在深沉重浊的韵调之中,体味出诗人颠沛流离的痛苦心情。
  C. 全诗情景交融,笔法错综变化却又相互照应。但落笔的角度相同,都围绕着全诗的中心——“悲秋”。
  D. 本诗对偶工稳,音调铿锵,琅琅上口。尾联两句的对偶给人以一种神清目爽整饬对称的美感,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
  7. 下列对《登高》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精选意象,多角度写景,既写出了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又借景抒发了凄凉、孤寂之情。
  B.颔联气象雄浑,境界开阔,为颈联、尾联抒发情感创设了宏大的自然背景,使得个人的痛苦在这个背景下显得分外渺小,倍添悲凉。
  C.颈联中“悲”是全诗的诗眼,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在全诗中蕴蓄的复杂情感,诗歌所抒之情缠绵悱恻,动人心弦。
  D.诗歌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