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练习题(3月20日-3月26日)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必修三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0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4/8 20:40:5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5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5580字。

  2017年3月20日    文言文阅读之翻译句子(一)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2015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赠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   
  唐顺之
  廉吏自古难之。虽然,今之所谓廉者,有之矣。前有所慕于进而后有所惧于罪,是以虽其嗜利之心不胜其竞进之心,而其避罪之计有甚于忧贫之计,慕与惧相持于中,则势不得不矫强而为廉。其幸而恒处于有可慕、有可惧之地,则可以终其身而不至于坏,而世遂以全节归之。其或权位渐以极,则可慕者既已得之,而无复有惧于罪。至如蹉跎沦落,不复自振,则可慕者既已绝望,且将甘心冒罪而不辞。是故其始也,缩腹镂骨以自苦;而其后也,甚或出于饕餮之所不为。人见其然,则曰:“若人也,而今乃若是!”而不知始终固此一人也。虽然,此犹自其既坏言之也。方其刻意为廉之时,而其萌芽固已露矣。苟捐之足以为名,而得之足以为罪,则千金有所必割;苟捐之不足以为名,而得之不足以为罪,则锥刀有所必算。人见其千金之捐乃其奇节,而不知锥刀之算其真机也,从而谓之曰廉。
  嗟乎!是安知古之所谓廉者哉?古之所谓廉者,必始于不见可欲。不见可欲,故其奉于身者薄;奉于身者薄,故其资于物者轻。虽其一无所慕与无所惧,而未尝不廉。盖虽欲不廉,而无所用之也。
  郭侯治吾常【注】,以平易岂弟、与民休息为政,而尤以清苦绳约自律。余始见侯如是,则亦以为今之所谓廉者耳。徐而与侯处,听其议论,察其志之所存,乃知侯非今之所谓廉者也。侯性本澹泊,苦厌纷华,尝言曰:“我蔬食则喜,肉食则不喜;布裀则寝乃安,纻裀则寝不安。”其奉身率如此。侯盖古之廉者也。闻侯之夫人亦乐于粝食敝衣,与侯所嗜好无异。然则古之廉者,犹或不免于室人交谪,于是益知侯之为难能也。
  侯居常三年,升山东副使以去,侯之僚霍君、裘君与其属武进尹杨君征余文为侯赠。夫侯之廉,人既已尽知之,而奚俟乎余之言耶?虽然,余知侯之廉非出于慕与惧,而方其为守,则犹在有可慕、有可惧之地也。自今以往,官益峻而望益隆,将可慕者得而可惧者去矣,侯之廉犹是也,而后人信之曰:侯果非慕与惧者也。然则知侯者莫如余先也,而乌得无言乎?
  (选自《荆川先生文集》,有删改)
  【注】常:地名,指常州。
  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捐之不足以为名,而得之不足以为罪,则锥刀有所必算。
  (2)奉于身者薄,故其资于物者轻。
  (3)然则知侯者莫如余先也,而乌得无言乎?
  【参考答案】
  (1)如果舍弃了不足以成就名声,而得到了不足以构成罪行,那么他对锥刀尖般的微利也必定有所算计。
  (2)供养于自身的(东西)俭薄,所以他们依赖于外物的(程度)就轻微。
  (3)既然这样,那么了解郭侯的人就没有谁先于我了,我怎么能不说说呢?
  【试题分析】
  从历年高考出题规律来看,这类题目通常会涉及对重点实词、虚词的理解,对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把握,以及对句意的整体理解和通顺表达。本题需要注意的重点字词有:(1)“苟”,如果;“捐”,舍弃;第一个“为”,成就;第二个“为”,构成;“锥刀”,锥刀尖般的微利;“算”,算计。(2)“奉”,供养;“身”,自身;“薄”,俭薄;“资”,依赖。(3)“然则”,既然这样,那么;“知”,了解;“乌得”,怎么能。
  文言文翻译原则、标准、方法
  1.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不可以随意地更换。省略现象应该作补充,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加以调整,力求通顺。
  2.标准——信、达、雅
  信: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增、不漏、不歪曲。
  达:要求明白通顺,没有语病。
  雅:要求遣词造句比较讲究,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
  3.方法——增、删、调、留、换
  增:增加内容,保持句子顺畅。
  删:去掉多余、累赘的成分,使句子简洁。
  调:在遇到特殊句式时,需要把句子中的某些语法成分调整位置,使之更好地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留:对于人名、地名、时间名词以及专有名词,一般保留原词。
  换:某些内容损及整个句子的“雅”时,调换其中冲突的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刑赏论
  【宋】曾 巩
  《书》记皋陶①之说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释者曰:“刑疑附轻,赏疑从重,忠厚之至也!”夫有大罪者,其刑薄则不必当罪;有细功者,其赏厚则不必当功。然所以为忠厚之至者,何以论之?
  夫圣人之治也,自闺门、乡党至于朝廷皆有教,以率天下之善,则有罪者易以寡也;自小者、近者至于远大皆有法,以成天下之务,则有功者易以众也。以圣神渊懿之德而为君于上,以道德修明之士而为其公卿百官于下,以上下交修而尽天下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