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教案4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3/31 14:33:3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280字。

  六国论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中与现代汉语有区别的部分文言词的意义。
  2.理解课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分析六国破灭的具体原因。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的文言字词和理解作者的结构。
  教学难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作者的思想。
  教学课件:二课时
  一课时
  教学要点:疏通字词句,理会六国灭亡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关于文体。(比较)本文与《过秦论》一样,都是史论。(猜题)《六国论》主要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但两文论古都是为了讽今,本文的目的在于讽谏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不要一味苟安,而要奋起抗御外侮。借古讽今,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向当政者进谏的常用方法。
  2.关于作者(教参)
  相传年27时发奋读书。应进士等皆不中,欧阳修得其文22篇,荐于宰相,受秘书省校书郎。
  二、整体感知
  听朗读,校正字词,找出疑难字、词、句
  三、疏通字词句,理会六国灭亡原因
  1.学生默读课文,互相质疑问难,归纳知识,再集体提出疑问,归纳整理:(课件展示)
  ①古今异义
  其实  它的实际数目: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今义:实际上
  祖父  祖辈父辈,祖先。如:思厥先祖父。今义,父之父
  智力  智谋和势力。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今: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至于  到了……的地步。至于颠覆,理固亦然。今:表示另提某事。
  故事  旧事,前例。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今:一种适于讲述的富于吸引力的事体。
  ②词类活用:
  日割月削(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义不赂秦(名词用作动词,坚守大义)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用作动词,以礼相待)
  不能独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译为击退)
  ③重点字词
  思厥先祖父(他们的)
  秦之所大欲(所字结构,可译为“最想得到的”)
  子孙视之不甚惜(对待)
  暴秦之欲无厌(满足)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