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双基双测AB卷基础测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必修四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3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3/19 17:06:0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18题,约12590字。

  高中语文人教版新课标必修四
  第二单元双基双测AB卷基础测试卷
  (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姓名                                                 分数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1.对《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阙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上阙先总写长江气势,接着缅怀历史长河中的英雄,再进而描写长江中的赤壁,缅怀赤壁之战时的英雄。
  B.上阙先总写长江气势,接着缅怀历史长河中的英雄,再具体描写长江中赤壁之战的战场,最后由江山引发思考:如此江山,必然会产生许多与之相称的豪杰。
  C.上阙先总写长江气势,接着缅怀历史长河中的英雄,引出历史上赤壁之战的战场,再具体描写赤壁之战的战场,最后引发思考:如此江山,必然会产生许多与之相称的豪杰。
  D.上阙先总写长江气势,接着缅怀历史长河中的英雄,再写出长江中赤壁之战的战场,缅怀赤壁之战的英雄,再具体描写壮丽奇险的赤壁古战场,最后由江山引发思考:如此江山,必然会产生许多与之相称的豪杰。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四个选项都很接近,而D项较之其他3项更具体准确,因此选D。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2.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苏轼是宋代豪放词的开创者,《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都是他的豪放词的代表作。
  B.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辛弃疾不仅是个词人,更是一位抗金名将、爱国志士,因此他的词有很多是抒写爱国热情和英雄气概的,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等。
  C.词,又称诗余、长短句;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分小令(58字以下),中调(59—90字),长调(90字以上)。
  D.宋代词坛有豪放和婉约之分。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深沉幽怨,多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是豪放派作品。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成为能在史上留名的诗人吗?“一将成名万骨枯”,一员武将的故事,还要多少持刀舞剑者的鲜血才能写成。那么,有思想光芒而又有艺术魅力的诗人呢?他的成名,要有时代的运动,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所以,          。
  A.辛弃疾是集宋词艺术之大成,才成为一代名家的
  B.辛弃疾是历经时代风雨洗礼,才成为一代名家的
  C.集北宋南宋词成就之大成,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D.积北宋南宋300年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答案】D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人道寄奴曾住”写了两个人,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都是能够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事业都是从京口起步的。此处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
  B.写孙权和刘裕一略一详,是因为刘裕出身贫贱,却能建功立业,表现了“事在人为”的道理;更表现出词人对英雄的仰慕。在当时韩侂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含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的意思。
  C.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的目的是借鉴历史,说明伐金必须作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暗指韩侂胄急于北伐可能重蹈覆辙。
  D.“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说的是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后来渡淮南归,如今自己已成老年,壮志依然难酬,追思往事,不胜身世之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的理解和分析。除了对词面进行分析外,还要对词的背景和思想进行鉴赏。“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是作者的心里话,“他”应该改为“我”,否则会使人误解提出正确战略意图的是韩侂胄。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宋词的文化品格
  从文化角度考察,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词的别名入手加以探讨。词又称“诗余”或“长短句”,前者是循其文体嬗变脉络而言,后者是就其形式立名。至于“曲子词”、“曲子”的别名,则强调其音乐属性。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