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约2550字。
第28课《女娲造人》
武汉市盘龙城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 汪启洲
课时1总第课时 课型 自读课
教学目的:①通过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像手法的运用,并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②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③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教学重点:大胆而新奇的想像。
教学难点: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教具准备:幻灯片、幻灯投影仪、电脑
作 业:见自测
板书设计:
时间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你能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吗?
女娲(wā) 莽莽榛榛(zhēn) 澄(chéng)澈 掺(chān)合 揉(róu)团
模(mú)样 模(mó)型
2、积累下列词语:
莽莽榛榛:草木丛生的样子。
澄澈:清澈透明。
绵延:延续不断。
女娲:传说中造人、补天的神。
幽光:昏暗的光。
灵敏:反应快。
神通广大:指特别高明的本领。
一、 导向:
1、导语:
在奇幻的神话世界里,有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有对月流珠的在岸鲛人……那么,人,是从哪里来的?对这个有趣的话题,今天我们再看看远古时代的人们是如何理解的。
2、揭示目标:
①通过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像手法的运用,并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②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③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二、 自学:
1、作者作品简介:
袁珂,生于1916年,四川新繁人,神话学家。论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古神话选释》《山海经校注》《神话论文集》《中国神话传说辞典》。《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第一部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作者对浩瀚的古文献资料,考辨真伪,订正讹误,加以排比综合,把中国汉民族片断的古神话资料熔铸成一个有系统的整体,提供了一部具有汉民族古神话特色与风格的文学作品。
《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第一部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
2、感知内容:
①复述课文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