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2080个字。
18 一棵小桃树
贾平凹
教学目的
1、了解本文通过对一棵小桃树生长过程的描写来表现它的特点以及凭借小桃树的形象寄托感情理想的写法。
2、阅读分析能力;表达能力;辨析能力。
3、培养学生坚强不屈,勇于和困难作斗争的勇气。
教学重点: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抒发的情感。
教学难点:课文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寄寓着什么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前我们学习了老舍先生的《小麻雀》,小麻雀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它是个弱小者的形象,逆来顺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贾平凹的一篇《一棵小桃树》,小桃树同样是一个弱者,它的命运和结局是否和小麻雀相同呢?
(二)简介作者和背景
贾平凹,生于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当代作家。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文革”中,家庭遭到毁灭性摧残,他沦为“可教育子女”。1972年以偶然机会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字。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1978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主要作品有小说《满月儿》《高老庄》等。另写散文。它是一位勤奋多产的作家,新千年第一部长篇小说《怀念狼》已问世。2005年,获得鲁迅文学奖。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凭借《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2012年,获得朱自清散文奖。
2015年,获得首届“丝绸之路木垒菜籽沟乡村文学艺术奖”。2003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2016年12月,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教学提示】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梳理字词。
可事先布置学生在课前查找相关资料,指名对作家进行介绍,教师做适当补充。
可采用指名朗读、分组朗读等形式,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