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710字。
皇帝的新装
【学习目的】
1.认识文章所反映的社会生活,认识封建统治者虚伪、愚蠢的本质。
2.领会夸张和想像在文中所起的作用,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用速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感知和理解文章内容,发挥自己的联想力和想像力。
3.能抓住故事线索,把握情节发展的脉络。
4.了解本文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欣赏课文中生动的描写和故事情节。
【基础知识精讲】
词语积累
称职 呈报 精致 不可救药 骇人听闻
背景资料
1.作者简介
安徒生(1805~1875),丹麦作家。1805年4月2日生于丹麦菲英岛欧登塞的贫民区。安徒生从小就为贫困所折磨,先后在几家店铺当学徒,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少年时代即对舞台发生兴趣,幻想当一名歌唱家、演员或剧作家。1819年在哥本哈根皇家剧院当了一名小配角。后因嗓子失润被解雇。从此开始学习写作,但写的剧本完全不适宜于演出,没有被剧院采用。
这位童话大师一生坚持不懈地进行创作,把他的天才和生命献给“未来的一代”,直到去世前三年,共写了168篇童话和故事。他的作品被译成80多种语言。
2.《皇帝的新装》的时代背景
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欧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而处于北欧的丹麦却还是个君主立宪国家。拿破仑战争最激烈的时候,丹麦统治阶级利用英法矛盾,以中立地位大搞海上粮食贸易,引起英国不满,英国要求丹麦交出从事贸易的舰队和商船,成为英国的附庸国。丹麦拒绝了这一要求,英军于1807年炮击哥本哈根,摧毁了丹麦的舰队,丹麦便由中立倒向拿破仑一边,成为交战国。8年后,拿破仑战败,丹麦也成为战败国而失去广大领土,耗尽了钱财,银行倒闭,农村萧条,刚刚兴起的小型工业也全部破产,丹麦最终成了英国的附庸国。丹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把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无情地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课文点拨
《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通过一个愚蠢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愚弄,穿上一件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装,赤条条地举行游行大典的丑剧,深刻地揭露了皇帝及大小官吏的虚伪、奸诈、愚蠢的丑恶本质。
这篇课文按照时间顺序,以“新装”所具有的奇怪的特性为线索,以皇帝为中心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1.骗子为什么用织新衣而不用别的手段来骗皇帝?
童话一开头就用概括、对比的手法写出皇帝爱新装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写出了他为穿新衣而恣意挥霍民脂民膏;“既不……也不……除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