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小题,约26620字。
山东省泰安市2016届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一、(共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那个时候,我混沌无知,尚不谙世事,但每一个毛孔都(飞扬/激扬)着快乐。那条河,叫桃源河,距我家不远。其曲折宽阔,水清透底,经年不息,从大山中蜿蜒而来。河的拐弯处,是河湾,河湾成了水潭。,几乎看不出它的流动。奔向水潭的水,哗哗地流淌,到了水潭,便无声地静默,宛若一个人的静思,待出了水潭,又是哗哗地流淌,(卷/涌)起雪白的浪花,奔向远方。
正是盛夏,我们奔向河水,游泳,捉鱼,逮虾。我们比赛潜水时间的长短,。有时站在水里,让成群的小鱼贴着皮肤拱来拱去,享受那麻酥酥的柔软感觉;有时,我们爬上高高的崖石,表演跳水,跳水也只能像木桩一样笔直落入水中,笨拙可笑。
青山、绿竹、山柳、草滩、怪石,一簇簇、一片片的,错落有致,漫布两岸,溶入水声、鸟鸣、牛哞……蓝天下,青山怀抱中,声色辉映,(心旷神怡/赏心悦目),清神悦耳。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蜿蜒混沌无知 B.笨拙麻酥酥
C.漫布错落有致 D.溶入一簇簇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飞扬卷心旷神怡 B.飞扬涌赏心悦目
C.激扬涌赏心悦目 D.激扬卷心旷神怡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水潭像一口硕大的水塘,深且静/在水里,能看清水底五彩斑斓的石头、水草和游鱼
B.一口硕大的水潭像水塘,深且静/在水里,水底五彩斑斓的石头、水草和游鱼能看清
C.一口硕大的水潭像水塘,深且静/在水里,能看清水底五彩斑斓的石头、水草和游鱼
D.水潭像一口硕大的水塘,深且静/在水里,水底五彩斑斓的石头、水草和游鱼能看清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市场环境愈发复杂的当下,卫浴企业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产品创新与售后服务两不误,才能如釜底游鱼,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B.这座建筑密度极低的城市,垂柳袅袅,花香阵阵;置身于这柳暗花明的静谧中,立感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忘记了工作的疲劳和生活的烦扰
C.她一登场就成了焦点,她那卓尔不群的性格,完全不同于任何一种类型,如同天地精华滋养的仙界奇葩一样,放在哪里都与尘世格格不入
D.今日受阅步伐雄,明日沙场建奇功.这一群活灵活现的将军领队,必将带出一支支能打胜仗的雄师劲旅,昂首阔步踏上强军征程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面对扑朔迷离的国际国内环境,我们持续推进结构性改革,陆续出台了降准降息、减税降费和稳定市场等,效应不断显现
B.中信证券表示,公司有几名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被公安机关要求协助调查有关问题,他们的调查工作尚在进行之中,公司将予以积极配合
C.截至目前,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突破1.7万公里,动车组列车运营数量达1800组,每年发送旅客9.1亿人次,均位居世界第一位
D.哲学家为何离开学术界?一方面是来自现实生活的重重压力造成哲学家受到伤害,一方面则是学术界存在的种种弊端令哲学家心灰意冷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国社会向来以幅员广大、民风殊异为其核心特征。差异的民风营造出差异的地方秩序进而形成了各地特殊的社会规范体系。这些规范体系又被称为“乡规民约”。这不是指国家法体系意义上的正式的法律制度,而是在地方上极为有效的规条以及数代沿袭下来的习惯。这些规条和习惯在一个地方不仅有效而且起着跟法律一样的约束人的行为的作用。
乡规民约在中国历史悠久。据有文字记载的资料,周代就有邦国之内的州长、党正、族师以及属地里的人民一起听人诵读邦法的记载,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