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死》教案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4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2/24 10:44:4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010字。

  《项羽之死》原创教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②通过三个场面,分析人物形象,培养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③探讨项羽悲剧性格与乌江自刎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把握文章内容,学习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项羽之死。
  ②感受古代英雄志士的刚毅品格和浩然之气。
  〖学习重点〗
  把握项羽的性格特点。
  〖学习难点〗
  探讨项羽性格特征及乌江自刎的原因。
  〖学习课时〗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鲁迅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人把《史记》誉为悲剧英雄的画廊,而其中西楚霸王项羽是悲剧画廊中的绝代典型。“项羽之死”这个片断便是这部旷世悲剧的最后一幕。“乌江自刎”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历史把版面留给了刘邦,楚河汉界的真正含义从此变成了性质,寄居在中国象棋棋盘上。“喑哑叱咤,千人皆废”的英雄死了,留给我们无数读者的是掩卷闭目思索、拍案而起的长叹。
  多媒体显示项羽自刎乌江图及课题。
  二、朗诵全文
  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诵,能更好的表现文中描写的历史场景,营造悲剧氛围,感染学生。
  多媒体显示学习任务:
  1、结合书下注解,疏通文意,确定重点词、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
  2、设疑、解疑:通过交流、讨论,解决心中疑惑。
  3、提交问题,共同讨论解决。
  学生按照要求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收集学生的疑难问题。
  三、知识积累
  师生共同疏理文言基础知识,教师用多媒体归纳重点字词句。
  1、重要字音
  垓()下  骓()  数阕()  马骑()  麾()下
  属()者  田父()  绐()  自度()  刈()旗 
  王()我  被十余创()
  2、通假字
  骑皆伏曰(服)
  乌江亭长yì船待(舣)
  3、古今异义
  期山东为三处(山的东面)
  地方千里(土地方圆)
  4、词类活用
  项王军壁垓下(名词作动词,本指军垒,此处为设营驻守)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名词作动词,唱楚歌)
  项王则夜起(名词作状语,连夜)
  直夜溃围南出(形容词使动,使……溃;名词作状语,向南)
  身七十余战(名词作动词,亲身参加)
  令诸君知天亡我(动词使动,使……亡)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名词使动,使……为王)
  5、特殊句式
  项王则夜起,饮(于)帐中(状语后置)
  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定语后置)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定语后置)
  汉骑追者数千人(定语后置)
  所当者破(被动句)
  然今卒困于此(被动句)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何……为”,固定结构,由副词“何”与语气词“为”构成,用于询问原因或反诘。可译为“为什么……呢”“怎么……呢”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