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之论述类文本阅读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0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2/24 10:28:5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270字。

  备 课 时 间 2016 年 11  月  25  日 
  上 课 时 间 第    周   周         月    日
  班级             节次             
  课题 专题复习之论述类文本阅读(一) 总课时数 第    节
  教学目标 1、 阅读论述类文本,掌握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方法。
  2、 掌握命题类型,规范答题模式。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掌握考试中论述类文本阅读的一般方法以及解题思路。
  2、指导学生掌握筛选、整合信息的基本方法。
  教学参考
  授课方法 指导 分析法 教学辅助手段 多 媒 体 无
  专用教室 无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二次备课
  一、自主先学:
  了解论述类文本的基本相关知识:
  1)考点及方法介绍:
  理解:⑴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分析综合: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⑵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⑶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⑷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考情透视:
  对象:研究社会科学的动态和成果——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考古学、美学、法学、文艺等。
  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
  内容:阐述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辩驳旧说、介绍新见。
  类别:论文、杂文、评论等。
  文体特征:①有论有述,以论为主。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主张、意见,或认识、见解等。属于信息类文章
  ②考查的文章往往只有一个观点,围绕一个问题展开议论。
  ③两种倾向:江苏卷为代表的偏于“逻辑思维”的论述文,其他省份偏于“介绍说明”的论述文。
  二、讨论学生答题现状:
  纵观学生答题情况和试题分析,可以发现,学生的问题指向都是基本一致的。
  1. 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较弱
  如信息遗漏、筛选的信息不当等,辨别不出什么是主要信息,什么是次要信息;什么是观点句,什么是材
  1. 了解论述类文本的相关知识。
  2. 讨论答题时的不足。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二次备课
  料句,也不能根据题目要求快速准确地指向相应的答题区域,找准相应的信息点。因此,怎样在短时间内基本把握观点和材料,迅速筛选出信息并进行准确辨析整合,是贯穿整个论述文备考的重要问题。
  2.归纳概括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很多学生都停留在摘抄原句的层面上,没有归纳概括的意识或不会进行归纳概括,许多时候在归纳概括过程中就会明显出现概括不当的问题,尤其是在概括时常常会删去重要的修饰语,以致回答不明确或不到位,这与学生没有真正读懂文本、题目,没有准确概括、规范答题的意识有关。
  3.把握观点、理解分析能力较弱
  近几年的高考题都涉及概念理解、观点把握,尤其是近两年的高考,还要求结合文章观点对新材料进行分析,即运用文本的原理解释分析现象。初接触这种题目学生常常会找不到抓手和方向,就是想摘抄几个句子争取点分,也不知往什么方向抄,更不要说还要扣题展开分析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