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教学设计2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2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2/19 7:58:3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890个字。

  2 我的母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责罚、管束、广漠、宽恕、质问、轻薄、文绉绉”等词语。
  2.收集有关胡适的成长经历的资料,尤其注意母亲给他影响的内容。
  能力目标:
  1.疏通文意,概括文中的母亲的伟大形象,感知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2.推敲含义丰富的语句,并把握自传的语体特点。
  情感目标:
  1.感悟胡适及其作品所包含的人文内涵,丰富的文化素养。
  2.联系生活体验,用心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感知文章内容,理清脉络,并感悟作者思想感情。
  2.了解“母亲”为人处事对作者的影响。
  3.联系生活,谈谈自己对母亲为人处世和教子方式的理解。
  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的深层内涵和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学好本文,需要学生做好如下准备工作:搜集自己熟悉的抒写母亲的诗文或歌曲,把握其主要内容;查找资料,初步了解胡适及其他的家庭情况。
  教师课前需要阅读《胡适自传》,或者其中的《九年的家乡教育》和《先母行述》两篇,感悟母亲对儿子的深深关爱,以及胡适对母亲那种“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世劬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的哀痛之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现代史上,曾有这样三位母亲,一位是冯顺弟,她是安徽绩溪中屯村人,胡适的母亲;一位是吴清芝,河南唐河小吴庄人,冯友兰的母亲;另一位是鲁瑞,浙江绍兴东北乡安桥头村人,周树人(鲁迅)的母亲。在她们的身世际遇上有着不少的相似之处:第一,都出生在农村;第二,都嫁给了读书人或小官吏;第三,年轻时都不幸丧夫,年纪轻轻就担负起了抚育幼小子女的重担;第四,她们都识字,有文化。
  众所周知,母亲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我们应该好好感激她。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胡适《我的母亲》,了解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以及作者对母亲感情又是怎样的。
  胡适简介:
  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骍,字适之。笔名有天风、藏晖、铁儿等,安徽绩溪人,幼年在私塾学习。14岁到上海求学。1910年赴美留学。初学农学,后攻读哲学,文学。
  1917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回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国大使等职务。他早年积极提倡白话文,对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1917年1月,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文学上的“八不主义”。后又发表了《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在当时都有较大的积极意义。他还是新诗的倡导者和实践者。1920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