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4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2/14 20:59:2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0630字。

  山东省德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第I卷(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追求更有意义与更有价值的人生
  在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受教育的权利为贵族阶层所垄断。孔子在中国历史上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气。他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据史书记载,他有弟子三千,其中通六艺的有七十二人。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
  在孔子看来,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有完美人格、有高尚精神境界的“君子”,从而能够承担重大社会责任,能够对社会作出贡献。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总纲。教育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以行“道”作为自己的理想,提升精神境界。这个精神境界就是“仁”。这里的“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这是当时学习的具体科目,其中包括智育、体育、美育,但最重要的是德育。孔子的学生很多,他们从事多种多样的职业,有的从政,有的从商,有的从教,有的从事外交,有的从事宗庙祭祀,有的从事文献整理,但是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孔子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提高人文修养,培养高尚的品德。
  孔子很重视美育。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意思是说,学习《诗经》,可以感发人的精神,使人产生美感;学习《周礼》,可以使人的行为得到规范,成为一个文明的人;学习音乐,可以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感受人生的乐趣,达到一种悦乐的境界。孔子又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对于崇高的道德目标(“仁”),仅有理论上的认识是不够的,仅有追求的愿望也是不够的,必须达到一种悦乐的状态,那才是一种最高的境界。
  孔子有一次和几位学生在一起,他要学生们谈谈各自的志向。子路、冉有希望有机会治理一个国家,公孙赤希望做一名礼仪官。曾点说:我的追求和他们三位讲的不一样。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不过各人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于是曾点就说出了自己的志向:“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意思是说,在暮春时节,穿好春天的服装,我会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水里游泳,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来。孔子听了,“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就是说,我还是比较赞同曾点的追求啊!这是很有名的一场对话。孔子这四位学生所谈的不同的志向,反映出他们不同的人生境界。孔子的话表明,尽管他十分重视一个人要为社会作贡献,但是在他心目中,一个人应该追求的最高的精神境界,应该是一种人与人和谐、人与天(自然)和谐的境界,是一种审美的境界。
  受孔子的影响,中国历代思想家都强调,一个受教育者,一个学者,不仅要重视增加自己的知识和学问,更重要的是要拓展自己的胸襟,涵养自己的气象,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也就是要不断追求一种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人生。很多现代学者认为,人生境界的学说,乃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这种人生境界的学说,就发端于孔子。
  1.下列关于文中孔子教育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有完美人格、有高尚精神境界并且能够承担重大社会责任、对社会做出贡献的君子。
  B.对于“仁政”这一崇高的到的目标,仅有理论上的认识和追求上的愿望是不够的,必须达到一种悦乐的状态。
  C.一个人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固然重要,但是人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应该是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是一种审美的境界。
  D.每个人首先应该增加自己的知识和学问,然后在此基础是哪个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不断追求一种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的人生。
  2.以下关于教育的名言,不是出自孔子的一句是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返,则不复也。
  B.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C.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D.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在中国历史上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气,改变了受教育的权利为贵族阶层所垄断的局面,因此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
  B.“礼、乐、射、御、书、数”都是当时孔子教学的具体科目,称为“艺”,其中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内容,德育最为重要。
  C.“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句话强调了《诗经》《周礼》和音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包含着孔子的美育思想。
  D.子路、冉有、公孙赤、曾点四人谈各自的志向,孔子对曾点最为赞赏,主要原因是曾点的志向反映出的人生境界高于另外三人。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雨前
  何其芳
  ①最后的鸽群带着低弱的笛声在微风里划一个圈子后,也消失了。也许是误认这灰暗的凄冷的天空为夜色的来袭,或是也预感到风雨的将至,遂过早地飞回它们温暖的木舍。 
  ②几天的阳光在柳条上撒下的一抹嫩绿,被尘土埋掩得有憔悴色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