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高三(上)第一次模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1840字。
2016-2017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高三(上)第一次模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7小题,43分)
1.根据原文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长太息以掩涕兮 , 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靰羁兮,謇朝谇而夕替。(屈原《离骚》)
(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定乎内外之分, 辩护荣辱之境 ,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4)《荀子 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 上食埃土 , 下饮黄泉 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5)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 封狼居胥 ”,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赢得仓皇北顾 。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本题考查记忆性默写的能力.解答本题,只要根据给出的句子,并且结合平时的积累进行解答即可.注意字形,写完后要检查.
【解答】(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重点字:迷、蹄)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重点字:太、掩、涕)
(3)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辩护荣辱之境(重点字:沮、辩)
(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重点字:埃)
(5)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重点字:胥、赢、仓)
2.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一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鱼。
(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2)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考点】怀古咏史诗.
【分析】(1)本题考查诗歌画面描写和意境分析.注意结合注释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典故的运用.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等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结合文章和注释可知,诗人有怀才不遇的失落之感.
【解答】(1)诗的前四句写出了长江下游万流横溃,直下东海,水势浩瀚,气势博大的特点,写出了远去的长江气势浩大,这样写切中题旨,铺垫出一派雄壮气象,用江水泛滥造成的巨大影响和损失来写近古的国运不兴,为歌颂当下盛世蓄好气势.
(2)诗中运用了任公子的典故并不是单纯而热烈地歌颂盛世,也透露出作者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淡淡悲哀,自然又蕴含丰富地表达出盛世才子的惆怅.
答案:
(1)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渍、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
(2)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
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参考译文:
长江延绵曲折长达万里,分作九条支流就如同九条巨龙盘踞.江水四溢,泛滥于中国,波涛汹涌迅疾奔流.六代的帝王沉寂沦亡之后,三吴已没有了昔日之盛,无足称赏.我朝圣明之君统一天下,垂衣拱手无为而冶.今天的任公子,已无需沧海垂钓而罢竿了.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