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4题,约6730字。
期末测试
(时间:100分钟 总分: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合分人 复分人
得分
一、积累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4分)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 ; 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我钦着朝露酿砀qióng jiāng;听着小鸟的鸣转、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高空 , 对光明xǐn chí shén wǎng;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苏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
(1)为加点字注音,写在括号内。
摇曳(yè) 婆娑(suō)
(2)根据拼音,将汉字工整地写在田字格内。
(3)在方框内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3分)
A.透过十五倍的放大镜,才能看到针孔中的两只大熊猫,微雕艺术令人叹为观止。
B.好的书需要多读,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让你觉得开卷有益。
C.在辛苦劳顿、险象迭生的探险路上,她像男人一样坚强。
D.一时间,保健品市场出现了参差不齐的局面。
(解析:“参差不齐”的意思是物件长短、高低、大小不齐,用在句中形容“保健品市场”的局面不恰当,可改为“良莠不齐”。)
3.(宿迁中考)下面一段话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写出修改意见。(2分)
①电信诈骗的泛滥和滋生使许多人成为受害者。②电信诈骗不仅损害了公民权益,而且扰乱了社会秩序。③开展防电信诈骗进校园,是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
(1)第①句,修改意见:将“泛滥”和“滋生”交换位置。
(2)第③句,修改意见:在“校园”后加“活动”。
4.名句默写。(6分)
(1)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3)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5)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6)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名著阅读。(4分)
(1)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骆驼祥子》,读一读,指出A、B两处的人物是谁。
A刘四爷心里有数儿。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B虎妞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