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教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2/9 8:26:4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540个字。

  年级:八年级下册学科:语文科著作人:龙永辉审稿人:
  教学课题:20. 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
  项目 设计内容 说明课题 《20. 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⒈了解杨振宁的相关知识。
  ⒉了解二百年来,世界科学发展的历史。
  ⒊了解中美教育在鼓励创新上的异同。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默读、讨论,在文中圈点批注完成本文的学习。
  态度与情感 培养爱科学爱祖国的感情
  重点 了解作者解说的事理(包括新事物新发明层出不穷原因,科和技的关系两方面)。
  难点 1. 中美教育哲学在鼓励创新上的差异,这个问题需要学生认真思考。
  2. 联系自身的学习实践深入思考。
  使用多媒体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或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作者简介
  杨振宁,美籍华人,1922年出生安徽省,1938—1944年在中国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读书获硕士学位。1945年赴美求学,1948年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7年与另一位华人科学家李政道合作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因此与李政通共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71年以来,他多次到中国探亲、访问、讲学。分别受聘为北大、科大等八所大学的名誉教授。在促进中美科技交流和合作中起了重要作用,还努力帮助中国学者在美进行科研和学习。
  (展示课题)
  学生观看课件
  摘录相关文学常识
  齐读一遍。
  阅读课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
  整体感知课文 1.阅读课文思考
  (1)、找出生字词
  (2)、作者认为两百多年来产生新事物的原因是什么?
  (3)、“科”与“技”哪一个更重要一些?二者是什么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2、速读课文,理清结构
  课件展示:
  第一部分()
  回顾近两百年出现的新事物并分析其原因。
  第一层()新发明、新事物层出不
  第二层()新发明、新事物出现原因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