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54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1/21 17:06:1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3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1道小题,约12100字。

  北京市房山区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基础•运用(共18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1)-(3)题。(共7分)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80年前那场艰辛而伟大的战略转移,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和千古不朽的诗篇,《七律•长征》就是其中的作品之一。请你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壮志豪情,写下了这首诗。下面四幅作品中,哪一幅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感,请你挑选出来,并结合书体特点说明你选择的理由。(3分)
  【A】
  【B】
  【C】
  【D】
  你选择:       幅  书体:               理由:                       
  (2)下面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是全诗的总纲,“远征”是写长征行程之远,时间之长;“难”是写长征困难之多,经历之苦,牺牲之大;“不怕”“只等闲”,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B.颔联承接“千山”一句。作者先用“逶迤”和“磅礴”的夸张手法,极言水势浩大。而后用“细浪”和“泥丸”的比喻手法,言其渺小。它们在红军眼中就如翻腾着的细浪,小小的泥丸一般。突出表现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伟力。
  C.颈联运用对偶的修辞,写出红军对水的征服,表现出红军的机智、勇敢、顽强。作者借“水拍云崖”的温暖,表达出红军从容渡过金沙江后愉悦欢快的心情。作者借“桥横铁索”的寒冷,展现出一幅红军飞夺泸定桥,惊心动魄激烈战斗的场面。
  D.尾联是全诗的高潮,“更喜”两字,表现了红军战士面对极其艰苦的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乐观精神.。“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遂使全诗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突显。
  (3)自从学习了六书造字法,月月便对字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阅读上面这首诗后,她眼前一亮,谜自心中来。下面是她字谜的谜面,请你依据汉字形体结构特点和造字法知识猜一猜,谜底指的是诗中的哪两个字并将答案用正楷书写在田字格里。(2分)
  谜面:雨落横山 ,岁到除夕 
  谜底:
  2.某校组织“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的大讨论,下面是某位同学的发言稿,请你阅读后回答问题。(共7分)
  泸定桥边、大渡河畔珍藏了他们英勇无畏的身影,   甲      ,金沙江水、赤水河浪记录着他们胜利后的笑容,三军会师、会宁载歌载舞恭贺他们创造的人间神话。八十年前,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今天,我们重温长征的历史, 乙  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màn(   )长的征程,  丙  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长征精神,去发扬去传承长征精神,进而培育我们新时代的长征精神。
  (1)文中加点字注音、书写、笔顺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号召(zhào)   慢长    “量 ”的第十笔是“―”
  B.号召(zhào)    漫长    “量 ”的第十笔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