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00字。
《三峡》教学设计
南桐镇初中 石洪永
教学目标:
1、正确、流畅地朗读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古人叙事抒情的方法。
4、积累文言词汇,体会课文运用语言的特点。
教学重点:见目标1、4
教学难点:见目标2、3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明确任务
第二课时:反馈效果
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别有风味。(在激情中确定教学对象。)
在粗读课文后,提问:“假如你的好友要穿越时空隧道,浏览当年的三峡,你打算给些忠告或建议?”(要求:发言必须以课文为依据。)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群情激昂,纷纷研读课文,片刻后发言。
(略)
(课堂气氛会很活跃,师生在和谐宽松的气氛中愉快地学习,仔细想想学生的回答的确都是以课文为依据的,没有半点脱离课文。经历了这样一次探究后,相信学生会对课文内容更熟悉,对课文内涵的理解更深。只不过创设了“朋友游览三峡”这样一个情境,而境界全新,既能让人感到新奇快乐,又实在有用。)
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在学生协商中选择教学内容。
师:大家已经学过一些古文了。那么,我想请教大家,怎么学,语文才好?教 教 我有效的学语文(这时指古文)的方法,好吗?
(生笑。)
师:笑,可能是默认,那么《三峡》一文,我们主要学习什么东西呢?
(生先答,师可适当点拨,补充。)
(略)
(学生互相补充,纠正、完善、归纳)
(让学生在小组内协商,确定学习内容,能够多克服选择不当的缺点。)这是“生生互动”,是真正的“互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