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学业分层测评试题(11份)
- 资源简介:
2016-2017学年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学业分层测评 Word版含解析11份
2016-2017学年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学业分层测评1 第1单元 1 宋词二首 Word版含解析.doc
2016-2017学年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学业分层测评10 第3单元 8 雷雨 Word版含解析.doc
2016-2017学年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学业分层测评11 第3单元 自读文本 小狗包弟 Word版含解析.doc
2016-2017学年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学业分层测评12 第3单元 自读文本 警察和赞美诗 Word版含解析.doc
2016-2017学年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学业分层测评2 第1单元 2 六国论 Word版含解析.doc
2016-2017学年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学业分层测评3 第1单元 3 阿房宫赋 Word版含解析.doc
2016-2017学年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学业分层测评4 第1单元 自读文本 金字塔感言 Word版含解析.doc
2016-2017学年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学业分层测评6 第2单元 5 米洛斯的维纳斯 Word版含解析.doc
2016-2017学年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学业分层测评7 第2单元 6 新诗二首 Word版含解析.doc
2016-2017学年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学业分层测评8 自读文本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Word版含解析.doc
2016-2017学年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学业分层测评9 第3单元 7 林黛玉进贾府 Word版含解析.doc
学业分层测评(一)
[基础巩固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导学号:23980002】
A.故垒西边 垒:城堡
B.一尊还酹江月 酹:洒酒祭月
C.舞榭歌台 榭:高土台上的房子
D.可堪回首 堪:能够
【解析】 D项,堪,忍受。
【答案】 D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古今不相同的一项是( )
【导学号:23980003】
A.大江东去 B.惊涛拍岸
C.千古江山 D.寻常巷陌
【解析】 A项,大江,今义,大的河流;古义,指长江。
【答案】 A
3.对下列句中使用的典故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慨叹江山依旧,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已无处寻觅了。)
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扬当年北伐的英雄气概。)
C.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比廉颇,功绩显赫,壮心不已。)
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借元嘉年间宋文帝不作充分准备,仓促北伐招致失败,警告南宋王朝统治者,表明自己抗金主张。)
【解析】 C项,以廉颇自比,非为显示功绩,而是说自己虽然壮心不已,但无人重视,无人问津。
【答案】 C
4.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导学号:23980004】
例句: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A.故国神游
B.多情应笑我
C.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D.烽火扬州路
【解析】 A项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B项,主谓倒装句。C项,被动句。D项,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答案】 A
5.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发思古之幽情 ②不约而同地都把长江奔流视为历史变化的象征 ③永恒地流动而一去不复返 ④苏轼和辛弃疾面对浩瀚的长江 ⑤这就是河流与历史的共同点 ⑥分别咏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和
……
学业分层测评(三)
[基础巩固层]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导学号:23980021】
A.各抱地势 抱:依顺
B.宫车过也 过:拜访
C.人亦念其家 念:顾念
D.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递:传递
【解析】 过:经过。
【答案】 B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盘盘焉,囷囷焉 而望幸焉
B.千万人之心也 用之如泥沙
C.多于周身之帛缕 其势弱于秦
D.不敢言而敢怒 二败而三胜
【解析】 A项,形容词词尾,……的样子/语气助词,无实义;B项,结构助词,的/代词,指搜刮的东西;C项,介词,比;D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
【答案】 C
3.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导学号:23980022】
A.骊山北构而西折
B.未云何龙
C.日益骄固
D.理固宜然
【解析】 A、C、D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B项为名词作用动词。
【答案】 B
4.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戍卒叫,函谷举 B.洎牧以谗诛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解析】 C项是宾语前置句,A、B、C三项均为被动句。
【答案】 C
5.名句默写。
【导学号:23980023】
(1)杜牧《阿房宫赋》描写渭水、樊川水流平缓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作者充分地调动自己的想象,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句虚写出了阿房宫建筑的神奇瑰丽。
(3)《阿房宫赋》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写秦王对物的践踏。
(4)《阿房宫赋》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当朝统治者进行讽谏,意味深长。
【答案】 (1)二川溶溶 流入宫墙
(2)长桥卧波 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 不霁何虹
(3)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弃掷逦迤
……
学业分层测评(六)
[语言运用层]
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导学号:23980053】
(1)无锡的梅园,面临太湖,以梅饰山,以山饰梅,__________。
(2)苏轼也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__________,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代四大家。
(3)这本侦破小说,构思新颖,__________,值得一看。
A.别具一格 不落窠臼 独树一帜
B.独树一帜 别具一格 不落窠臼
C.不落窠臼 独树一帜 别具一格
D.别具一格 独树一帜 不落窠臼
【解析】 A项,把颜真卿的书法称“窠臼”,不合适。B项和C项,“独树一帜”“不落窠臼”用在①句中都欠妥,这两个成语都含有施动者人为之意,而除了梅花可以人工栽种外,梅山、太湖皆天地造化之功,非人力可为。
【答案】 D
2. 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导学号:23980054】
A.被誉为中国当代最杰出科幻作品之一的小说《三体》即将被拍成电影,但它并不像美国大片《星际穿越》那样,主题偏离主流,观众接受起来有难度。
B.地铁图书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在车厢内向公众推荐免费电子书,组织定期主题文化活动,让一辆辆列车化身为一座座移动图书馆。
C.随着申办冬奥会工作的有序开展,京津冀一体化进程迅速推进,涵盖空气质量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分工协作等内容的战略布局逐渐清晰。
D.故宫运用数字技术让名画《韩熙载夜宴图》“活”了起来,让观众在鲜活的文化体验中,深入理解和品味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非凡魅力。
【解析】 A项,有歧义,“主题偏离主流,观众接受起来有难度”指的是影片《三体》还是影片《星际穿越》,不明确;B项,语序不当,应是“定期组织”;D项,搭配不当,“理解”与“魅力”搭配不当。
【答案】 C
3.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导学号:23980055】
他人的微笑,真伪难辨,但________微笑战斗,强似哀兵必胜,那微笑是给予对手的饱含怜悯的批判。
A.即使是阴冷的奸笑,也无妨还之以笑颜;即使是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