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猎》ppt37
- 资源简介:
共27张。有教学设计,约3970个字。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案
刘兰华
一、学习目标
1、初步感受豪放派的风格特点,反复朗读感受苏词豪放大气的特点
2、初步了解苏轼的经历和形象,体会诗人虽身处逆境仍渴望为国建功的壮志豪情
二、教学过程
1、诗词导入(初识苏轼)
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带你们一起去认识一个人,此人年少读书时——“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工作后却是“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但他面对不堪的命运,却高唱“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苏轼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让我们走进他的词作《江城子•密州出猎》【板书课题、作者】,去领略苏东坡先生独特的个性风采。
2、读词以入境
(1)诗词如果不加以朗读吟诵,那么,它的生命就没有完成。(余光中)
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这么说,一起读。词是一定要读的。我们先一起来读题——《江城子.密州出猎》
师:题目是“江城子”吗?
师: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
师:谁在密州出猎?
师:你怎么知道?
师:哦,你们已主动地在读词的内容了。那下面同学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自由朗读这首词,要求结合文下注释,读准字音、初步理解词意,同时把你理解障碍的词句圈出来。(粗步感知课文内容。)
(2)再读,同桌之间彼此读,听听字音读准了没有,可以讨论一下这首词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来读更合适。
(3)推荐读。生评价。
(4)明确语气语调:豪迈奔放,高亢激昂
(5)师:苏轼有知音在同学们中呀。的确,苏轼自己也说:一起读“②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①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