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6800字。
2004-2005学年(下)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语文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谬(miù)种流传 谛(tí)听 熨帖 声名狼藉
B.无庸赘(zhuì)言 笨坯(pī) 凝练 名珠暗投
C.亘(ɡèng)古不变 坍(tān)圮 付梓 闲情逸致
D.杀一儆(jǐnɡ)百 蝉蜕(tuì) 永诀 老羞成怒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这种态度下,就是 历史,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对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
②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 。
③峡中,强烈的阳光与乳白色的云雾 在一起,数步之隔,这边是阳光,那边是云雾,真是神妙莫测。
A.割裂 谨严 交融 B.割断 谨严 交织
C.割断 谨慎 交织 D.割裂 谨慎 交融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同学们问我学习的方法是什么,依我的门户之见,上课一定要专心听讲,有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向老师请教。
B.地质队员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他们对这些却不以为然,他们一心扑在工作上,要为国家找出丰富的矿藏。
C.这次实验眼看就要成功了,大家一定要坚持下去,千万不要懈怠,如果功亏一篑,实在可惜。
D.影片中著名演员唐国强将长征路上的毛泽东演得栩栩如生,形似神更似。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心连心”艺术团在老区的巡回演出,博得了各界观众的热烈欢迎,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B.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全人类的劳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开创了人类智力解放的新纪元。
C. 每一个立志成材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国家建设事业有贡献的人。
D. 能否了解宇宙的性质,弄清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历来是人类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祝福》选自《彷徨》。主人公祥林嫂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造成祥林嫂人生悲剧的原因是鲁四老爷和柳妈等具有封建思想的人。
B.钱钟书,学者、作家。其代表作有诗论《谈艺录》、学术论著《管锥篇》、长篇小说《围墙》、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等。
C.王羲之,字逸少,善书法,有“书圣”之称。又因为他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永和九年,王羲之和谢安等在兰亭集会,他们饮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由王羲之作一序,总述其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兰亭集序》。
D.陶渊明,东晋诗人,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晋安帝义熙元年,他在彭泽县令任上仅八十余日,就辞官回家,从此躬耕陇亩,不再出仕。
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昨天的作业太多了,能全部完成的同学,只不过占全班十分之二、三。至于完成的质量就更不好说了。
B.在海边他写浪花,写礁石;在山顶他写青松,写老藤;在田野他写春花,写秋月。真可谓“远山近水皆有情。”
C.毛泽东同志也强调过,讲话写文章“都应当简明扼要”。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字则唯少”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语”。(姜夔《白石诗说》)
D.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火车来呢,或者索性坐飞机呢?赶快给我个准信儿。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技术跨越发展是指后进国家吸收世界先进技术,开展自主创新,跨越技术发展的某些阶段,直接应用、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形成优势产业,在技术和经济方面实现迅速追赶。
历史已经证明,技术跨越是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必由之路。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来,世界技术和经济中心从英国转移到德国,再转移到北美,无不是依靠技术创新实现技术跨越的结果。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大量吸收西方先进技术,并实施反向工程,向国际市场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从而实现了针对欧美的技术和经济赶超。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在不少技术领域赶上或超过了美国,并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东亚的一些